中美关系是可以比较好解决的,但也很难预测。其中最难预测的是目前美国政府的政策,因为它不合逻辑。特别是在目前大选和疫情的情况之下,都将其政治化。美方处于少输算赢的“负和博弈”思维中,我认为中美双方都要理性,不要引起过度的摩擦。
人才是否浪费本质是一个伪命题,学历出身并不能代表就一定是人才,关键是,如果浪费,这个人才第一个就跑了,因为他永远有用武之地,永远有选择,这也是我们需要修正的一个重要观念。
中国城乡和区域发展存在诸多结构调整的空间,建议重点推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
市场不应过分关注改革首日的表现,并以此来判断改革是否成功。
支援亚、非、拉的反帝斗争,后来发展为把“农村包围城市”运用于世界革命——亚非拉第三世界相当于农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于城市。
让留学生自由转学回国,原则上没有问题,但必须是一个尺子,一个标准,对待所有高校,无论是不是留学生。
1977年会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留下两个“空前”,第一是在一年的时间里开两次招生工作会,第二是一个招生会议竟然开了44天。关键时刻,邓小平中流砥柱,勇敢破冰。
在投资上,没有单一指标是完美的,不要过多依赖听上去似乎最简单的估值指标,要重点关注利率走势和其他基本面指标。
从历史上来看,人口增减常常比土地增减对国力的影响更大,采用人口增长率作为评判标准有一定道理,据此康熙的功劳最大。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双循环”的重要使命之一,“双循环”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支柱。
中国的几大主粮自给率较高、库存较为充实,洪灾风险整体相对可控、影响范围有限,这些便是我们判断短期内不会发生粮食危机的信心和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