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就医难,事关防控大局,更关乎人心向背。尤其是对于病情严重的急诊患者,时间就是生命,一点也耽搁不得,怎么解决好这部分需求,是当务之急。
相关专题:新冠肺炎防疫全纪录(实时更新中)
中国最近20年的高速发展,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新经济的发展,而新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外资本市场养大的,中概股并非是肥水流了外人田。
一部人类史也就是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只是核子时代的大国博弈风险极高。人们所能祈祷、希望的也就各国政治家们能够为自己和天下苍生计。
开放国门不仅要考虑医疗资源的筹备、紧急情况的应对,也要同时考虑其对经济增速的影响,需要积极的宏观政策相配合,以减轻对经济的冲击。
在有效管控疫情上,我们既要遏止疫情也要稳住经济;既要稳住内部状况也要兼顾外部情势。
对于中国来说,实行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短期内有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但是政策成本更高。
新冠疫情扩散,导致多地封锁,这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和全球供应链。
短则5年,长则10年,德国弃用俄罗斯天然气并非难事儿。
在当前环境下,美国/欧盟和中国的经济关系也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鉴于全球地缘政治背景的深远变化,中国如何把握当前形势、平衡自身长期利益将十分重要。
可以肯定,未来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以及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将深刻变革,但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3.0”却不可能实现,国际货币体系再也不可能倒退回以黄金或其他任何物品作为本位制的体系。
这种高成本,一方面会形成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另一方面会转换成通货膨胀,不能仅仅从新冠疫情这样一个表象特征、俄乌冲突这样一个偶然事件来研究未来通胀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