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凭什么扶持百度

11月25日

云计算从一种节约计算资源的企业行为,在中国已经演化成新一轮的圈钱运动。我们财政真那么有钱,能给孩子们多配几辆校车吗?

监管为什么是靠不住的

11月25日

没有监管者的被选择性,没有司法救济与阻吓的独立,没有第三方社会组织和“第四种权力”的实力抗衡,政府监管的社会成本必然会远高于市场失灵的成本

坦塔维的教训

坦塔维的教训

11月25日

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动武,终是在自掘坟墓

欧洲央行该出手了

11月25日

德国应该放弃目前的强硬态度,让欧洲央行发挥更大作用,这种可能性正在逐渐加大

中国对外投资的“烦恼”

11月23日

投资于外国资源,在中国政治风险要小很多。但是,中国人在这方面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进一步政策宽松在即

11月23日

未来几个月,增长和通胀压力同时继续快速回落的情况如果出现,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可能性将大大上升

保障房大跃进与刘志军

11月23日

以如此大跃进的方式搞保障房建设,既不现实,也无必要,甚至可能带来诸多隐患

中国概念股反浑水手册

11月23日

不做假账,无惧浑水,要是来了,有来无回;如果做假,浑水来了,死得其所,又有何怨?

欧元生死系于德国

11月23日

默克尔面临的选择是:要么牺牲原则,让欧洲央行发出全部火力捍卫欧元;要么做好欧元区解体的准备,日后欧元的墓碑上写着:“我为原则而献身。”

保荐人为何屡现乌龙

11月22日

这一低级错误,初看起来是操作者的疏忽和荒唐所致。但究其本质,与保荐人制度本身的异化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轰中国的“炮弹”几颗能落地?

11月22日

在华府过去数十年的政治中,候选人攻击现任政府对华软弱、承诺更加严厉政策早已成为彼此心照不宣的传统

谁来查查高铁粉煤灰

11月21日

查了刘志军后,现在也该查查高铁建设项目中的粉煤灰了

“7·23事故”调查不应避重就轻

11月21日

事故调查专家组副组长王梦恕的表态不仅与此前铁道部官员“信号设备存在严重缺陷”的说法大相径庭,也未提及调度的责任

南海问题应避免冷战思维

11月18日

随着中美力量对比的再平衡,南海问题既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也不大可能马上找到快速解决的方法

减债非长久计

11月11日

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相比,挽救债券市场最终还是要靠欧洲央行

拨款之战

10月14日

美国2012财年政府支出迟迟难以在国会通过,原因在于党派之争恶化

中国全要素增长率仍有空间

09月03日

中国的生产水平一般而言仍低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全要素生产率依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何必作秀

08月05日

债务上限之争是美国最恶劣的政治较量,包含了大量的政治作秀

赤字沉疴当下猛药

07月01日

美国应当大幅提高税收和削减支出,使联邦预算步入正常轨道。而这需要不同寻常的政治勇气

选谁当IMF总裁?

06月04日

IMF执行委员会应公开遴选流程,摒弃地域限制,以业绩为基础,选出正确的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