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法治化轮廓初显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法治化轮廓初显

01月21日

随着高层的强势介入和中间层的具体部署,“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法治化轮廓初显,接下来就要看基层如何执行了

谁让故宫成了私家花园

谁让故宫成了私家花园

01月18日

是谁给放的行?肤浅炫耀者的身份究竟为何?这些均应该彻查,更应该公开查处结果,不能止步于故宫目前的敷衍式道歉

火线评论|ETC扣费焦虑,是给收费公路改革敲警钟

火线评论|ETC扣费焦虑,是给收费公路改革敲警钟

01月14日

不管收费公路体制机制如何转变,尊重且妥善解决好千千万万驾车人的利益,改革方可行稳致远

火线评论|中美将签署协议 保持对话避免脱缰

火线评论|中美将签署协议 保持对话避免脱缰

01月13日

中美或在协议签署时宣布中美重启半年度的对话机制,与第二阶段贸易谈判并行;再加上第一阶段协议确立的争端解决机制,对话渠道增多可进一步减小中美关系失控的可能性

让医生免于暴力伤害,需要具体行动

让医生免于暴力伤害,需要具体行动

12月30日

绝不能抱有坐等体制改革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幻想,必须尽快拿出一套现实可行的制度化流程,不要让医生面对死亡威胁却不知所措

鸿茅药业获社会责任奖又被撤:打了谁的脸?

鸿茅药业获社会责任奖又被撤:打了谁的脸?

12月28日

平息舆情,几句宣讲仍是应付差事。直面关键问题,回应公众关切,才是真心要负责任的态度

四评邓世平案:两级政法利器缘何沦为罪恶保护伞?

四评邓世平案:两级政法利器缘何沦为罪恶保护伞?

11月26日

邓世平案凸显中国基层权力和利益运作格局,防止悲剧和罪恶重演,还需各级政法机关真正高扬“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宪法精神,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在法治的轨道上真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火线评论|中国钢企预收购英国第二大钢企 风险几何?

11月21日

中国民营钢企河北敬业集团计划斥巨资收购濒临破产的英国钢铁,风险与机遇并存

怎样约束“危险少年”?

怎样约束“危险少年”?

10月25日

在必须严惩“危险少年”的呼声中,究竟该如何预防、矫治,并未有实质性的系统推进

张超:昆明女大学生溺亡案,谁来回应,如何回应?

张超:昆明女大学生溺亡案,谁来回应,如何回应?

10月14日

即便相关侦办工作已经完成,而对外公布没有做好,也要承担责任,实事求是办案,对外公布也要严谨清晰,不能让人产生误解

葬礼禁戴孝六十不过寿:基层治理不可傲慢

10月10日

婚丧嫁娶的一些不良风气确实应该改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治措施可以没有边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是一切公共治理行为最基本的约束

关停餐馆“一刀切”,环保“高级黑”何时了

09月06日

环保“一刀切”的最严重危害,是将权力内部的考核问责压力外部化为对合法经营者以及普通民众切身权益的直接侵犯;须认真反思行政压力传导机制,真正强化内部与外部约束机制

火线评论|美国延长临时许可 华为在美前景仍未卜

火线评论|美国延长临时许可 华为在美前景仍未卜

08月23日

有华为美国员工透露,华为与美国商务部并无就将华为移除“实体清单”进行直接沟通和谈判

火线评论|严治吃药上瘾与保障医疗需求,监管不可顾此失彼

火线评论|严治吃药上瘾与保障医疗需求,监管不可顾此失彼

08月10日

直面“小摇子”社会代价,须强化监管,但监管不应该顾此失彼,减少疼痛患者本该获得的医疗服务

降息与“泡泡”:英国首相旧友们的反思

降息与“泡泡”:英国首相旧友们的反思

08月01日

曾几何时,政治家倚赖商界精英的支持;商界人认为可以躲在政界朋友的保护伞下。如今,连力求独立的央行家也面临日益频繁的责难

新股高换手皆成“无主之地” 科创板再遇A股炒新老问题

新股高换手皆成“无主之地” 科创板再遇A股炒新老问题

07月24日

局部的增量改革,相比整体性的改革并不会更容易

赌一个未来:风投之策能否救人类于极端高温

赌一个未来:风投之策能否救人类于极端高温

07月23日

不依赖政策制定者划定“绿色”范畴,市场参与者设法“达标”,而是企业、投资者直接面对消费者,通过降本、教育等“十八般武艺”,促动最终消费者转向更绿色消费

火线评论|金融开放加速 各方如何应对?

火线评论|金融开放加速 各方如何应对?

07月02日

以开放促改革历来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目的之一,满足于中国经验、中国人脉,必然会在竞争中落后

火线评论|“非瘟神药”荒诞剧是如何飞起来的

火线评论|“非瘟神药”荒诞剧是如何飞起来的

06月26日

这是一个上市公司在非洲猪瘟疫情席卷全国的当口,炒作一种未申请兽药注册、未取得生产许可、也没有开展过相应动物实验的所谓“非瘟神药”发“国难财”的荒诞故事。而更荒诞之处在于,从财务回报角度,这一波炒作已然成功了

金融开放要破“三论”

金融开放要破“三论”

06月25日

有三种认识误区,严重阻碍着中国金融业开放,分别是“足够论”“无用论”和“威胁论”。这是昧于全球大势和汲汲于部门或行业狭隘利益的结果。在未来扩大金融开放中,对于这三类认识误区应时刻警惕,努力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