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会再有黄金十年
“下半场”:回归理性的时代
过去十几年,房地产为中国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也导致了今天的经济困局。
首先,房价飙升,直接造成了企业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快速上升,蚕食了中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试想一下,房价都1平方米3万元了,你再给人家每个月1000多元,人家还能给你干活吗?其次,房价飙升抽空了实体经济的资金,导致很多中小企业错失了产业升级良机。前几年,房价上涨过快,炒房比做实业挣钱又快又轻松,很多中小企业干脆关门拿钱专职去炒房。现在炒房不行了,转身想再做实业却发现已失去了产业升级机会。最后,高涨的房价是导致消费一直不振的罪魁祸首。“买一套房子就当一辈子房奴”,“一套房子摧毁一个中产家庭”,说得一点都不过分。
房地产经济严重挤压了其他实业,特别是消费业的生存空间。
对于当下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有人用“臭鱼效应”作了形象论述:房地产市场就是“臭鱼”,地方政府就是“猫”, 除非把臭鱼从猫的身边拿走或者给猫罩上笼子,否则,让一大群猫看着眼前的臭鱼不去吃,显然很是困难。而现在的境况就是,中央已经开始着手打造这个笼子。这个笼子就是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性制度框架。这个框架包含四部分内容:一是重新梳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权关系;二是建立完善的房产税征收体系;三是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减少贫富差距;四是重建土地制度。
这也是大家常说的房地产调控市场机制。但在这种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之前,目前执行的限购、限贷,以及差别化的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短期内不可能取消。
房地产“下半场”还有的“踢”吗?答案是肯定的。再“踢”个5∶0肯定不行了,但“踢”个2∶0或者2∶1还是很有希望的。其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还远未完成,我们还处在城市固定资产大规模形成时期。没有大规模和高质量的固定资产作为产业支撑,产业升级、再工业化就无从谈起,我们也就无法在21世纪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房地产的持续发展。其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继续推进,未来十年,中国至少还有2亿农民进城,加上目前处于“漂浮”状态的2亿流动人口,只要解决好了城乡二元户籍问题,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潜力还非常大。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房地产已正式进入“下半场”,且再也不会有下一个黄金十年了。房地产投资者需调整心态,回归理性,这才是根本。
作者赵晓为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陈金保为经济学博士
-
申银万国李虹:房地产二次探底可能性较小
2012年10月31日 -
高盛/高华陆天:投资已经加速但房地产疲软制约复苏力度
2012年10月26日 -
许善达:房地产调控政策应分类施行
2012年10月25日 -
央行报告显示房地产贷款持续加速
2012年10月23日 -
杨崇春:房地产税并非“杀手锏”
2012年10月22日 -
房地产开发商分化明显
2012年10月18日 -
王志浩:房地产市场是冷是暖?
2012年10月11日 -
房地产领跑三季度国内并购市场
2012年10月08日
- 1
-
再危机——泡沫破灭时我会通知你(1)
- 2
-
守护者(1)
- 3
-
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1)
- 4
-
富士康真相(1)
- 5
-
中国,我误解你了吗(1)
- 6
-
寻找法律的印迹(修订•典藏版)(1)
- 7
-
服务型社会的来临(2)
- 8
-
Facebook效应(1)
- 9
-
迷失(1)
- 10
-
一沙一世界:郭凯经济学札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