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网 > 热搜 > 正文

热搜|山东律师诈骗案:收1200万元“捞人”还是骗钱?

2019年12月10日 14:39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股权纠纷演变成刑事案件,代理律师又被当事人举报诈骗被捕,引发了法律界对律师执业规范问题的关注
2019年11月,临淄区法院开庭审理这起“律师诈骗案”。因为案件背后关系着律师的执业规范问题,庭审吸引了上百人旁听,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律师,甚至有人从北京专程赶来。

  【财新网】一场与生意伙伴的股权纠纷,让山东淄博商人王庆军被拘留、逮捕、起诉。他的儿子王永刚为了让父亲尽快出来费尽心机,巨资聘请律师,各处奔走运作。

  最终,王庆军还是等到400多天的法定羁押期满,才得以取保候审,走出看守所。王家随后向警方举报,认为自己的代理律师、同为淄博人的孟凡亮在代理案件时以“捞人”为由骗取了上千万元巨款。

  王庆军还认定孟凡亮是纠纷对方奚强的“内鬼”,诱骗自己承认有罪,也导致自己与对方签下了不平等的和解协议。

  2018年2月9日,孟凡亮被淄博公安刑拘,进而逮捕。淄博市临淄区检察院近一年后以诈骗罪起诉孟凡亮,指控其以找关系办理取保候审、修改审计报告、给办事人茶水费等名义,分五次骗取王永刚共计1200万元。

  但在孟凡亮本人的叙述中,他尽到了律师的勤勉职责:曾往返淄博、武汉50多次,会见王庆军、争取被害方谅解、向办案机关提交法律意见,尽心尽力解决争议,而自己的收费也是合理合法。

  按孟凡亮的说法,他起初就和王永刚约定了1500万元的律师费,而上述1200万元是其中的一部分,王家其实还欠着他150万元。

  2019年11月,临淄区法院开庭审理这起“律师诈骗案”。因为案件背后关系着律师的执业规范问题,庭审吸引了上百人旁听,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律师,甚至有人从北京专程赶来。

  法学界专家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抛开具体案件是非对错,律师执业规范问题确实需要法律共同体重视。由于公检法对人财物可以采取强制手段,对企业和个人具有很强杀伤力,确有相当多律师热衷于代理这类掺杂经济纠纷的刑事案件,个别律师会趁机利用当事人依靠“关系”来解决问题的心理,谋求自己利益最大化。

  庭审中,孟凡亮的辩护律师表示,王永刚签署的三份收费合同,能够证明1500万元律师费的说法。

  公诉人则举出手机通话录音和证言等证据,列举多项孟凡亮涉嫌诈骗王家的金额,和声称的花钱理由:

  300万元——给三个警察的感谢费,称其可帮王庆军办理取保候审;

  600万元——修改王庆军案审计报告中“不利内容”的“关系费”;

  20万元——给找关系的人茶水费;

  80万元——声称给另一名律师朱远超的关系运作费100万,但孟凡亮只将其中20万汇入了朱的账户;

  ……

  随后,围绕相关的录音是否有合法性,能否当作证据,控辩双方也展开了一番辩论,财新记者单玉晓在报道中还原了现场的唇枪舌剑。

  该案件目前尚未宣判。想更多了解这起律师涉嫌诈骗案的细节,欢迎关注财新网万字长文报道原文:

  律师诈骗案背后

责任编辑:王嘉鹏 | 版面编辑:许金玲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