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MiC发展刚刚起步,还未形成规模,成本要比传统建筑高20%到30%
在房企出险潮之后,部分未能走出债务泥潭的房企陆续被强制退市
担忧资金到位情况,水泥等供货商承接“保交楼”项目积极性不高
楼市“小阳春”转瞬即逝,新一轮地方性购房政策酝酿出台
贝壳的业绩波动与市场波动高度契合,全国楼市在一季度短暂复苏,拉动贝壳业绩
华泰证券研报称,国家统计局调降多项数据基数,导致公布的同比数据要高于计算数据,“调整后的2023年房地产数据表现更好一些”
积压购房需求释放之后,楼市“小阳春”未能持续,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环比减少
中信信托要求中国恒大、恒大地产、凯隆置业及许家印履行增资协议列明的回购承诺,并支付拖欠的分红、违约金及收益,合约60.61亿元
各能级城市的楼市成交量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但一线城市跌幅小于二三四线城市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3年“五一”楼市的成交量与2020年至2022年三个“五一”假期的平均成交量相比下跌23%
由于债务重组取得进展,华夏幸福2022年在账面上实现扭亏为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后,当年经营业绩仍为亏损
新加坡商品房价格已连续12个季度上涨,今年一季度交易量下滑,但房价仍加速上扬
美的置业旗下睿住住工正在香港屋宇署申请备案,亦在珠海横琴接洽澳门新街坊项目,计划未来重点布局港澳地区
市场人士对二季度的楼价升幅态度保守,预计4月份楼价上升1%
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赵秀池认为,目前房地产链条的整体税负并不轻,减免税收方能促进楼市良性循环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多名接近官方的人士透露,主管部门现阶段不会出台明文规定,而是通过前期造势观察市场反应。若后续楼市热度过高,主管部门有可能收回放松政策
融创中国拟重组的境外债务共计102.37亿美元。2023年1月,融创中国共计160亿元的境内债重组方案已获通过
2008年,重庆在全国最早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首创“地票”制度,至今已在重庆实施接近15年
一名房企投拓人士称,当前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严格,房企拿地的逻辑发生变化,土地市场会显著分化
头部房企的境外债务重组之于其他中资房企而言是风向标
深圳光大信托存量地产业务主要包括恒大、宝能、康居、梓盛发等房企旗下旧改项目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近两周的成交来看,30个大中城市楼市成交面积能否持续回暖有待观察
3月,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为2019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本轮市场回暖的主要动能是前期积压的需求释放,后续走势取决于经济复苏情况
一线城市中,上海的甲级写字楼体量最大。未来上海将有大量甲级写字楼入市,或将持续推高整体空置率
当前楼市销售稍有回暖,民营房企看到了热点城市中住房新增供应锐减的趋势,开始在一二线土地市场积极“补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