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炒房

炒房

美国房地产发展模式及中美对比

(例如401(k)),美国前10%家庭的投资偏好显然更倾向于股市。也就是说,更有能力的美国家庭选择将钱投入到股票市场,房地产的投资属性自然减弱。 当然,在资金成本足够低的情况下,房地产的投资属性会逐

发布时间:2023-09-20
评论(6)

,这跟辛辛苦苦赚的工资不一样。因此我们看到疫情期间,美国股票市场的散户人数也创新高,还出现了散户集体围攻专业基金经理的事件。 中国的股市不振,一是因为商业银行放的水是债,很难直接流到股市里(以前是

热评:

游侠行天下(北京)22天16小时29分31秒前
中国需要马斯克一样的企业家,问题可能吗?有环境吗?教育,企业家的生存环境,人才的成长环境!
财新网友XgoEbg(上海)26天16小时57分8秒前
熬到美国衰退就会好转
天空之城的仰望者(吉林)26天18小时44分47秒前
文章分析透彻。我的个人体验是,在经济危机时举债是饮鸩止渴。
发布时间:2023-09-13
评论(8)

。为打击这类行为,该市此前持续给政策“打补丁”。 2018年7月31日,深圳首次针对离婚买房发布差别化信贷政策。购房人在离婚两年内申请房贷,若无房贷记录且能提供离婚前家庭无住房证明,首付比例不低于

热评:

Sue素(北京)32天18小时16分43秒前
着急回款
财新网友YOKlGv(广东)33天11小时33分5秒前
怎么说呢,其实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允许下跌就行了
CWF5006(上海)33天14小时57分20秒前
涨10倍不是泡沫,跌1成就是危机?
发布时间:2023-09-04
评论(3)

产市场有所升温,对此,多地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从打击投机,到金融和信贷政策,再到土地出让规则的变化,调控不断细化,不断提高针对性,对平抑个别城市楼市过热态势起到明显作用。这段时间华夏幸福爆雷事

热评:

岭上春雪(重庆)40天17小时28分45秒前
熊孩子和大家长叫板的资本就是,ta们是和大家长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孩子
A008(河南)42天20小时23分26秒前
果然是大型房地产公司融资负责人写的文章,读起来非常丝滑……
12332268154(湖南)42天23小时28分19秒前
进一步脱实向虚,让房子回归住宅属性!
发布时间:2023-08-23
评论(12)

式排除行为,真正实现房住不炒。 组屋并不寒碜。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是建筑设计师出身,对组屋的美观很有执念。此外,他说当年接手建屋规划局时,立刻雇了10多个社会学硕士博士放在办公室里,“要研究人的生

热评:

高等遊民(上海)53天19小时35分25秒前
新加坡是亚洲之光,李显龙是华人之光,财新是用心良苦。
shuizhuyu2019(江苏)53天23小时18分18秒前
向往坡县
Jinming_(北京)53天23小时29分36秒前
文末照片是李昕女士吗
发布时间:2023-08-04
评论(1)

不断抬升的房价。他们从业的领域遍及各行各业,事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也不允许他们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投资、投机房产,加入大军。但在现行模式下,他们的住房问题难以解决,不能安居乐业。所谓“房奴

热评:

岭上春雪(重庆)24分46秒前
振聋发聩
发布时间:2023-08-04
评论(0)

住不炒”,但并不意味着允许投机卷土重来。“房住不炒”在去年10月写入二十大报告,仍将是接下来五年的指导方针,不会因为短期市场和环境变动而改变。本次政策调整是前期出台的系列限制性政策逐渐优化的起点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29
评论(1)

在,只是被各种限制性政策抑制住,因此调控多从解除限购限售、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入手;如今,他们也意识到行业下行的症结在于需求根本性不足。 “过去多年尤其是棚改货币化以来,房价单边上涨,市场需求结构以

热评:

看天收麦子(中国)80天3小时6分38秒前
什么灰犀牛,那可是房间里的大象,都看见了,没人承认而已。
发布时间:2023-07-28
评论(37)

求结构以(投资)为主、刚需为辅,改善性需求被市场供应不足抑制。”该研究人士指出,随着房价下跌已成事实并形成市场共识,投资需求开始全面退场;2022年上半年,市面上改善型产品供应增加,改善性需求曾短

热评:

杨想百出(广东)14天18小时4分48秒前
不存在所谓的刚需。如果房价看涨,无论加多少杠杆,自己已经有几套房,都会买。如果房价看跌,无论利率多便宜,自己也就一套房或者没房,都会卖或者租。
Lazylady(北京)15天3小时32分7秒前
很早以前我也是这么看中国房地产的,看到俄罗斯的房价收入比之高,一点也不怀疑集体主义的优越性了,房价当然可以挺住,汇率目前看来只是计算和控制问题,只要没有70年代的内忧外困,只要能挺总归还是要挺着
GJYwrB(广东)15天14小时28分20秒前
文章挺长,但是回避了价格这个关键问题,居民政府债务都已经高企,政府要高价卖地还债,房企要高价卖房回款,居民失业、降薪实在加不起杠杆。核心矛盾就是房价已经远远与居民收入不匹配,市场极度需要一场价格重估。 可惜政府不想要价格回到合理区间,因为那将意味着大量地方政府破产,社会剧烈的缩表,银行倒闭,社会动荡。但是维持价格需要的代价越来越大了,人民币已经一路冲着金圆券去了。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