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刺死辱母者

刺死辱母者

群体智慧还是群体极化:于欢案中的舆论变化及引导

【财新网】(专栏作家 魏永征)在2017年的传媒法治事件中,山东冠县青年于欢故意伤害罪案应该列入首选。这不仅因为新闻媒介最初以“”这样一些将法律与伦理冲突予以尖锐集中的标题向群众披露案情

发布时间:2017-09-21
评论(0)

自首,不应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2017年年初,山东青年于欢案成为舆论焦点,一审法院的无期徒刑判决冲击民众认知。争议声中,邱兴隆曾撰写《五问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6-25
评论(0)

【财新网】6月25日,最高法院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一级大法官沈德咏谈于欢案的文章《我们应当如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全文如下: 今年3月23日,《南方周末》以“”为题对“山东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4-07
评论(0)

方可成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博士候选人   昨天,有一位朋友在后台留言:“关于国内现在争论比较激烈的‘刺辱母案’,能不能写篇文章发表下看法?”   回想大学时代,这样的热点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4-04
评论(0)

阅读“案”判决,梳理媒体披露的信息,查阅正当防卫的刑法解释与批判,若以此为基础,可以实现更好的讨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做好上述准备,我才有资格在公共空间发声。你可以倡导,并向我展示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4-01
评论(1)

利贷。”上述人士称。 事后看,民间融资引发的蝴蝶效应,不仅致使于欢“”,还导致苏银霞和于家乐因涉嫌集资诈骗被抓。 2000万元“集资诈骗”争议 2000万元“集资诈骗”争议 源大工贸如今已经

热评:

财新网友Ebcjed(重庆市)1062天15小时27分56秒前
触目惊心
发布时间:2017-03-30
评论(0)

,只有高利贷肯借你钱,这是市场之善,不是恶。” 需要厘清的是,公共舆论关注的“”事件,或者说目前仍在司法程序中的“于欢故意伤害案”,所要查明的主要事实,在于案发当日源大工贸(苏银霞经营的企业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3-29
评论(0)

【财新网】(专栏作家 王禄生)最近几天,“”案备受关注。正当防卫在具体的司法案件中,又是怎样适用的呢? 正当防卫辩护成功率约为千分之一 正当防卫辩护难是中国司法实践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在“无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3-27
评论(0)

摘要:           山东案涉及正当防卫制度,涉及法理、情理和伦理,其一审判决不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也已受到最高司法机关和山东省司法机关的重视,相信二审会有公正的裁判。   萧锐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