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地方政府破产

地方政府破产

刘元春:扶助民企政策重在落实

影响,如地方债难题。“中国现在局部区域出现了一些债务困难,会被一些外媒过度渲染和解读。但实际上,欧美每20年也会出现一次大的房地产危机,30年会出现一次,比如加州就破产过很多次,英国伯明翰

发布时间:2023-09-04
评论(1)

,或因资金链中途断裂,最后大多变成了“烂尾工程”。 不仅如此,许多地方的“第三部门”由于经营状况不断恶化,有的拖垮了当地的银行,导致地方银行破产;有的拖垮了地方财政,导致。 比如我们曾经专

热评:

石城居士-浙江(浙江)33天3小时25分7秒前
对,我们有人口数量的优势,且是勤奋,聪明的人口,只要能把这些国民的才智发挥出来就行了
发布时间:2023-07-20
评论(16)

裂,最后大多变成了“烂尾工程”。 不仅如此,许多地方的“第三部门”由于经营状况不断恶化,有的拖垮了当地的银行,导致地方银行破产;有的拖垮了地方财政,导致。比如我们曾经专门考察过的北海道夕张

热评:

财新网友l77jiu(中国)87天1小时37分46秒前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如果没有财政刺激,面临的失业潮,下岗潮必然愈演愈烈,矛盾积压越来越深
那山(北京)87天3小时33分28秒前
最后,市场经济就是民营经济。如果真的是要民营企业发挥决定性作用,就要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的身份问题,而不是合则用不合则弃
财新网友GhoVGi9GR(北京)87天22小时28分22秒前
财政政策是给改革提供时间。如果对这一点的表述遮遮掩掩,那么全民承担的财政成本只会成为少数人的提款机
发布时间:2022-01-23
评论(0)

红线。 但是“财政重整”并不是有些人所以为的“”。笔者曾在博文中指出,吾国属于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地方政府相当于中央政府的分支机构,即使地方财政出现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也不可能允其单独实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2-28
评论(0)

行的是中央集权体制,才不大会发生毛先生所说的那种“债务传导”。之前曾有专家提出应该允许以豁免其债务,笔者当时就直言这是个“馊主意”,原因也正在于吾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地方政府不可能

热评:

发布时间:2020-12-12
评论(2)

控制管理,要么每年必须预算平衡,不许以任何形式借债(最简单的模式);要么允许,防止金融机构降低对地方政府的贷款标准(美国模式);要么允许借债,但是地方政府之间需互相担保(瑞典模式)。阿萨的

热评:

平衡点失衡(未知)1031天21小时15分53秒前
感谢作者的分享。阿萨值得尊敬,值得铭记,更值得有识之士立为榜样。
财新网友vKMbHF(浙江省)1036天16小时31分25秒前
真正的经济学人
发布时间:2020-11-10
评论(0)

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但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下,中央政府不能坐视,地方政府债务最后都会成为中央政府的债务。继续大规模高铁建设会导致严重的金融风险。 《规划纲要》忽略了深化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问

热评:

发布时间:2020-08-14
评论(17)

规划的项目,不能还本付息,各地方政府也不用担责,他们有理由对建设高铁产生的债务视而不顾。虽然有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但在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下,中央政府不能坐视,地方政府债务最后都会成为中央政

热评:

强歌182(湖南)48分29秒前
在重大问题决策上,我们更需要这样的专家型知识分子!
财新网友Gbo349(中国)1105天4小时51分0秒前
有识之士,希望国家在规划交通建设上能够专业务实,采用专业人士的建议!
财新网友Gbo349(广东省中山市)1105天4小时52分21秒前
有识之士,希望政府能采用专业人士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08-10
评论(0)

,像独山县那样一个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借那么多钱,放贷者不担心它破产吗?基本上不担心。这是因为,地方政府不是普通的民事主体,它代表一级政权,背后是国家信用。我们至今没有听说过哪个的事情,原因正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