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二胎政策

二胎政策

地产的历史“大变局”

)。2018年红利退却,出生人口下降。2020-2022年疫情强化了人口下行趋势。2024年及以后出生人口几何,我们尚不可知。按照目前的总和生育率线性外推,预计2018年以后出生人口大概率较

发布时间:2023-07-15
评论(14)

析报告》指出,伴随中国社会的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加之、三孩政策的推行,从2015年至2021年,中国家政服务市场规模从2776亿元提升至10149亿元,增长近4倍;从业人员数量规模

热评:

ikun002(江苏)87天22小时47分32秒前
农村还有人么,能出来打工早出来了,除了这种非常廉价劳动力,还有谁愿意干家政,活多钱少,=年轻人为啥不进厂
冷静的狮子(辽宁)92天14小时55分39秒前
说的就是农民、农村家庭大学生从事家政行业,不是家政兴农吗?
不许跟我抢普罗米修斯(韩国)92天16小时12分39秒前
自己在家都不干活,还指望给雇主家干活?能不能实事求是去一线调查研究一下?大学生当家政,是不是大材小用?对得起学费吗?
发布时间:2023-06-02
评论(7)

年之前,中国新生儿长期徘徊在1600万上下,只是在2016年因为出现短期红利,新生儿出现了近20年的最高峰,达到1786万人。但随后急转直下,2022年仅有956万,和最高峰相比几乎腰斩

热评:

锦灰堆wgT(湖北)132天17小时24分43秒前
职校的定位应该在于职业培训,提高技能,而不是换了赛道,再重新厮杀进入高考
每天睡到自然醒(广东)133天13小时50分13秒前
讲真,人人受教育初衷是好事。但问题是将学历口子松开不意味着教育素养能均摊开。学历不应该存在贬值问题。但目前在部分用人单位中确实也存在了。如果这样,那对于民生大项就业而言,人人能拿的本科学历含金量是否如旧?如何解决或缓解这个问题还是很重要的。
顽石顽世(湖北)135天4小时26分48秒前
既然允许高职进入高考渠道,为何要在中考时限制普高升学率???是有考虑中职的生源的问题吗?是担心中职的学校关门倒闭?担心中职的这帮学校投资收不回来吗?
发布时间:2023-01-30
评论(16)

生育政策与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本世纪初,新生儿就出现大幅下跌。 从2003年起,新生儿就长期徘徊在1600万-1700万之间,比上世纪末减少600余万。2015年出台后,新生儿出现短暂的回升

热评:

林潇雨(湖北)243天18小时18分43秒前
显然招生规模要缩小
财新网友tts818(青海)253天1小时17分31秒前
不是这么简单的改成什么别的设施即可,教师编制就是大问题,而且从其中衍生出的各种利益也是有些部门熟视无睹的重要原因。你以为他们不知道吗?他们只是闭着眼睛装不知道而已。
财新网友9O7PLY(中国)254天3小时19分6秒前
其实可以考虑中小学教育小班化教学,这样一可以减少教师裁员规模,还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村镇地区可以根据实际入学情况更加灵活的调整教学资源的配置
发布时间:2023-01-11
评论(1)

3.96个百分点,目前占比为12.41%,中国社会已经由老龄化逐步走向深度老龄化社会。 202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3,已低于同期日本的1.34。继2016年开放后,2021年中国进一步推

热评:

simplex1j(上海)279天14小时13分57秒前
老龄化下,养老基金又状况堪忧,普通人该存钱防老吗?林女士建议的“把钱花光,为国争光”,逻辑何在?上海封城之下,普通人网上各种高价抢购,林女士信用卡几乎不消费,是怎么做到的?
发布时间:2022-07-25
评论(2)

“单独和2015年底“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使上海新生儿数量分别出现短期峰值,2014年和2016年新生儿数量增幅分别3.5%和17.8%。但在政策红利过后,新生儿数量呈持续下降趋势,2020

热评:

辉哥jhY(北部地区)449天5小时36分51秒前
没看出来这有什么研究成果。
财新网友xsBdWc(武汉)449天13小时23分16秒前
入学峰期只有两三年,之后就快速萎缩,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投入意愿存疑
发布时间:2022-05-16
评论(0)

就推出了“单独;2015年10月又实施“全面;2021年5月再度放开“全面三孩”。这也确实在短期内掀...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3-04
评论(0)

取消计划生育制度。的确,当前中国的生育率不仅远低于绝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甚至也低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鼓励多生孩子是很有必要的。然而,从放开至今来看,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并未有效遏制中国家庭生育率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2-11
评论(1)

2019年减少了18%,出生率8.5‰,相比2019年的10.48‰大幅下滑。出生率下滑,一方面因为疫情冲击公众生育意愿,另一方面因为效应边际回落。202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代表育龄妇女生育意愿

热评:

财新网友oL0KDK(杭州)675天3小时10分9秒前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