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IPO审核

IPO审核

中国股市十年变化

。 2012年的一系列的上市公司财务问题暴露了当时在IPO环节存在的诸多漏洞。为此证监会开始了一轮IPO财务审查整治行动,旨在规范市场乱象,肃清财务造假行为。在此期间2013年暂停了大量企业上市进程

发布时间:2023-05-24
评论(1)

过之日起至公司于2026年召开的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止。(财新一线) 上交所:终止华昊中天科创板IPO 上交所网站显示,因北京华昊中天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上海证

热评:

财新网友pz5LtM(湖北)47分57秒前
对等
发布时间:2023-05-19
评论(0)

板。5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官网显示,先正达科创板IPO状态改为“终止”,原因系先正达及其保荐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601995.SH)、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5-18
评论(2)

显示,先正达科创板IPO状态改为“终止”,原因系先正达及其保荐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601995.SH,下称“中金公司”)、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01696.SH,下称“中银证券”)撤

热评:

zhabc(广东)151天22小时58分5秒前
对不起科创二字,肯定要转才好。
桃李亦言(北京)152天12小时48分34秒前
尊重企业和保荐机构的决定,懂得都懂
发布时间:2023-04-10
评论(0)

有限公司和长安汇通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0%,均为国有资本。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主板注册制申购新股的改革下,新股上市突破原有23倍的发行市盈率隐性限制,可以根据市场化定价。陕西能源IPO通过时的发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2-01
评论(1)

审核数量来看,创业板在2018年和2019年IPO分别为61家和73家,2020年改革前7个月审核61家,而改革后2020年后5个月审核公司数量快速上升至155家,在全年过会率在97.22%,比

热评:

财新网友LkrJtO(广东)258天2小时37分55秒前
逐步稳定
发布时间:2022-08-18
评论(0)

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影视公司,2016年4月私有化退市。 2017年10月,博纳影业首次冲刺A股。2019年3月,IPO状态变更为中止审核;2020年8月再次递交招股书,当年11月过会,2022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7-28
评论(2)

A股。当时,证监会对博纳影业招股书出具了多达38项的反馈意见,主要涉及财务报表的重要科目。2019年3月,IPO状态变更为中止审核。 2020年8月,博纳影业再次递交招股书,向A股进军。据当时的招股

热评:

蓝天白云0905(合肥)446天2小时32分40秒前
好事情
662607015(佛山)446天9小时19分25秒前
系统开始重新平衡?
发布时间:2022-07-16
评论(7)

”“排长队”等表述一度触及A股监管机构的敏感神经,被明确指出不宜简单定性,IPO效率已大幅提升。 “中国企业对于上市向来热情高涨,申报IPO的企业太多了,里面确实鱼龙混杂。规则内的审查、问询是非常

热评:

Sinoeconbit(保定)454天11小时39分8秒前
注册制为什么新股申购不用预缴款,如何真正体现市场对新股的真实需求?
Sinoeconbit(保定)454天11小时43分38秒前
太多了,通过率也高,都想趁好时候挤破头上市,也不知是为了更好发展企业,还是更多是圈钱套现。现在快4900家上市公司了,希望明年别是常见1000家上涨而仅5000家下跌。目前a股ipo新股申购不像美股和港股更市场化,不用预缴款,没钱也可无脑申购,导致新股有伪需求,推高了注册制新股的发行价或者非注册制主板新股的首次开板价,推高了新股上市初期价格。不知道大量公司上市一两年,大小非解禁后,是更多的减持套现甚至清仓式套现,还是坚定持有更好发展企业?希望是后者。也不知道如果后面暴露有带病上市,甚至造假上市,有没有追责和惩罚机制。希望不会总是这么多企业抢破头上市,化解ipo堰塞湖成了伪命题,希望不是都想挤破头粉饰财报上市圈钱套现,甚至有的不惜造假诈骗。希望别都上市1-2年后,业绩就下滑甚至亏损,会有人关注这方面。希望上市是为了更好发展企业所有股东都受益,别上市1-2年大小非解禁后,就大幅减持甚至清仓式减持(比如赛诺医疗之类)。希望上市后违法违规(比如紫晶存储)或者暴露带病上市,甚至造假,有人关注,大股东和承销商有担责。 希望留言大家讨论下
Sinoeconbit(保定)454天11小时44分36秒前
太多了,通过率也高,都想趁好时候挤破头上市,也不知是为了更好发展企业,还是更多是圈钱套现。现在快4900家上市公司了,希望明年别是常见1000家上涨而仅5000家下跌。目前a股ipo新股申购不像美股和港股更市场化,不用预缴款,没钱也可无脑申购,导致新股有伪需求,推高了注册制新股的发行价或者非注册制主板新股的首次开板价,推高了新股上市初期价格。不知道大量公司上市一两年,大小非解禁后,是更多的减持套现甚至清仓式套现,还是坚定持有更好发展企业?希望是后者。也不知道如果后面暴露有带病上市,甚至造假上市,有没有追责和惩罚机制。希望不会总是这么多企业抢破头上市,化解ipo堰塞湖成了伪命题,希望不是都想挤破头粉饰财报上市圈钱套现,甚至有的不惜造假诈骗。希望别都上市1-2年后,业绩就下滑甚至亏损,会有人关注这方面。希望上市是为了更好发展企业所有股东都受益,别上市1-2年大小非解禁后,就大幅减持甚至清仓式减持(比如赛诺医疗之类)。希望上市后违法违规(比如紫晶存储)或者暴露带病上市,甚至造假,有人关注,大股东和承销商有担责。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