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金融压抑

金融压抑

中国化债,日本方式可行吗

/化解债务策略,也有很多机构和专家提供建议。比如中国金融论坛课题组(2016)提出三种方案:下策、中策和上策。其中下策是通过违约、迅速削减财政开支及制造通货膨胀解决债务问题,或是通过财富税和

发布时间:2022-03-04
评论(0)

1)。给定中国的要素禀赋,存在着一个经济结构均衡线,实体经济支持政策的总量必须和虚拟经济支持政策总量维持一个等比例关系,以保证既不会出现导致的虚拟经济发展不足,实体经济融资困难,无法满足“稳投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1-25
评论(0)

资等多个市场的优势及灵活性,为状态下无法获得融资满足的大量优质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规模迅速做大。数据显示,2001年开始,信托公司经整顿及重新登记营业后,中国信托业开始高速增长,2012年底即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1-03
评论(1)

;(3)私有和公共债务的公开违约与重组;(4)通胀的突然和大幅上升,从而减少债务的真实价值;(5),通过政府政策把资金引向持有公共债务。除了财政整固外,其他几个方面本身就是造成当前债务水平高企

热评:

文成栋(长春)669天20小时30分35秒前
问题分析的很深入,实际解决方案需要大面积系统性改革,在我国完全无法落地。
发布时间:2021-08-02
评论(0)

变迁。 1930年代之前是古典经济学占据主流地位,自由市场、金融混业经营、信贷扩张带来的问题是资产泡沫、贫富分化以及1929年的金融危机。二战后,凯恩斯理论占主导地位,主张政府干预,、分业经营

热评:

发布时间:2020-11-27
评论(0)

府、大央行”的模式,财政在配置资源中的重要性显著增加,中央银行的作用也在增强。这一时期的两个重要特点是财政赤字货币化和加强金融管制,即所谓的,但总体上央行从属于财政。该时期西方国家贫富差距大幅

热评:

发布时间:2020-03-05
评论(0)

美。   简言之,标准的和“过度的”金融深化在中国已经并存,而且很可能长期并存。怎么回事?   深切地感受着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痛苦,我认真读了两本2012年出版的关于普惠金融的好书。   作

热评:

发布时间:2019-11-05
评论(0)

20世纪80年代相似,由银行主导,以投融资为目的,以净息差和中间业务收费为利润来源,实质是银行的影子,是市场应对的结果。   金融危机后,美联储秉承“原则性监管”框架,兼顾金融体系的稳定与繁荣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8-21
评论(0)

的国企和政府平台贷款都可以赚钱,又何必提升风险偏好贷给民企和中小呢?事实也证明,银行的不良率主要出在民企和中小微。当然,这是截至目前。   利率管制作为一种导致另一个不良后果是,使银行在降低风

热评: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