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

汪涛:如何解读房地产深度下行与稳健进口量的分化

示的科技下行周期触底一致。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速再度上行至27.5%,出口量环比也有所回升,表明中国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保持竞争优势。消费品出口对整体出口的拖累也有所减弱,同比跌幅从此前

发布时间:2023-10-14
评论(1)

  车企入场 文|财新周刊 卢羽桐 余聪 动力电池可谓中国新能源链的“护城河”,其成本迭代与技术迭代攸关下游整车产品的竞争力。 中国固态电池领域两大“独角兽”公司近年内均完成了重要融资:据财

热评:

爱看书的吃货(四川)23小时47分13秒前
这篇值得收藏!
发布时间:2023-10-14
评论(6)

出口的汽车并未对欧盟造成损害,通常耗时较长。一旦抗辩成功,反补贴调查或将终止。 长期看,以本地化生产减弱贸易政策风险,是多家中国车企的共同思路。现阶段,中国汽车出口体量渐长,但远难称成熟。如全

热评:

财新网友RNL92h(中国香港)2小时59分25秒前
白左的反制手段令人…
Hong7206(陕西)21小时27分21秒前
减少单纯贸易方式,加快海外建厂。特斯拉都可以做到在德国建厂,我们的新老势力能吊打特斯拉,去欧洲建厂继续吊打。
coucaicai(北京)1天2小时44分36秒前
被调查也不是坏事,至少说明有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3-10-14
评论(0)

动力电池可谓中国新能源链的“护城河”,其成本迭代与技术迭代攸关下游整车产品的竞争力。 中国固态电池领域两大“独角兽”公司近年内均完成了重要融资:据财新了解,清陶能源完成 G+ 轮融资,投后估

热评:

发布时间:2023-10-14
评论(4)

车企提出证据,证明中国出口的汽车并未对欧盟造成损害,通常耗时较长。一旦抗辩成功,反补贴调查或将终止。 长期看,以本地化生产减弱贸易政策风险,是多家中国车企的共同思路。现阶段,中国汽车出口体量渐

热评:

Shoob(北京)2天1小时6分29秒前
欧盟也不懂回旋一下,中国政府一般只会更硬… 拿国家力量砸坏你的市场
shcscx(中国)3天6小时54分23秒前
欧洲能保住一块豪车市场就是最大胜利
shcscx(中国)3天6小时54分50秒前
欧洲能源和人力成本那么高,无论怎么折腾,它的平价汽车一下线就没有竞争力了,只能一步步消亡
发布时间:2023-10-13
评论(0)

为,长远来看,中国企业需在欧洲本地化生产,此次反补贴调查可能意在加速这一进程,并促使欧洲电动“回迁”。 欧盟官员否认调查存在要求中国企业在欧洲本地化生产的意图。9月26日,欧盟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热评:

发布时间:2023-10-13
评论(5)

了招聘薪资的上涨。 猎聘大数据显示,合肥、西安、深圳、杭州近三年高校毕业生招聘薪资涨幅居前四。 其中,汽车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集成电路及电子信息产业等已成为合肥的支柱产业,对优秀

热评:

抓老鼠的布鲁托(福建)4天11小时13分57秒前
猎聘这种中介的数据,看一看就得了,不要太当真。真不明白为什么财新要引用他家的数据。
Gwen_F(浙江)4天11小时24分50秒前
经济下行 找工作更难了
小道Koike(中国)4天11小时30分10秒前
反观10月12日微博的一个热搜标题是“#2023年应届生平均招聘月薪10342元#”。
发布时间:2023-10-12
评论(0)

补贴调查,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称,中汽协正在组织国内车企积极应对,进行无损害抗辩。无损害抗辩需要中国车企提出证据,证明中国出口的汽车并未对欧盟造成损害,通常耗时较长。一旦抗辩成功,反补贴调查

热评:

发布时间:2023-10-11
评论(4)

企积极应对,进行无损害抗辩。无损害抗辩需要中国车企提出证据,证明中国出口的汽车并未对欧盟造成损害,通常耗时较长。一旦抗辩成功,反补贴调查或将终止。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持续为中国汽车出口贡献增

热评:

财新网友BP5d7I(上海)3天12小时28分58秒前
中国对制造业的系统性补贴,迟早会招致反弹。这个问题不可避免。不是这个产业就是那个产业,不促进贸易平衡,这种摩擦将来还是不断发生。
财新网友iFUExD(广东)5天5小时26分47秒前
成功可能性很低
财新网友TPmzMe(美国)5天20小时42分31秒前
贸易保护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