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一致性评价

一致性评价

从财政支出结构看医疗服务增长潜力

规模持续上升,是消费需求却难有起色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医疗和教育领域推进了一系列改革,其中的一些制度给行业带来根本性的影响。在医疗领域,历经7年试点,2018年制度正式推出,要求

发布时间:2023-07-22
评论(9)

在加强。在医保目录调整、集采常态化的大背景下,许多原研药正面临被医院“清退”,转而替代的是通过、价格更低的仿制药。今年3月以来,越来越多的高血压患者发现,他们长期服用的一款药物——硝苯地平控

热评:

回来了(山东)86天19小时54分45秒前
这篇谈到医保控费问题更让人深思。为了控费,价格较高,效果更好的原研药即便已经加入医保目录,在实际中也无法被医院选择,而能选择效果欠佳的仿制药。而很多时候越是重大疾病,原研药与仿制药的效果可能差距越显著。这无疑是让开药的医生和患者都面临艰难选择。
萌qIV(江苏)81天14小时47分0秒前
我觉得还需要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医护人员利益的问题,毕竟现在好医生不多了
金迪k7b(北京)83天13小时52分50秒前
文中“达各列净”药名实际应为达格列净,望财新审慎质控
tiangood(江苏)83天17小时47分27秒前
好文章,理性分析带有数字,举的例子也有正反两面
发布时间:2023-07-22
评论(0)

而替代的是通过、价格更低的仿制药。今年3月以来,越来越多的高血压患者发现,他们长期服用的一款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商品名:拜新同)在许多医院都开不到了。 “最近前往报销比例最高的社区医院询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26
评论(0)

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强化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基本药物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生产,保证质量。 (十二)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对通过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25
评论(13)

品未通过或是药企未通过药品生产企业管理规范(GMP)认证。 陈昊也表示,对过去遗留的老文号来说,一方面,激素类的药品生产不能混用生产线,成本降不下来,另一方面,药品中标价太便宜了,用量也很少

热评:

发过3篇ApJ(中国香港)31分47秒前
属于市场可能失效的领域,应国家补贴,保证基本供应,生产厂家作为法定义务供应,不能供应需提前报备
财新网友VOPQ9C(浙江)38分0秒前
吃历史红利底蕴的药厂,依靠少数孤儿药畅销药平衡收支
董秋迪的崛起(江苏)114天10小时40分55秒前
辉瑞的Paxlovid你可以定3K,因为可以不吃。LLY那个减肥药可以定1万一个月,因为可以不吃。这些药你只能定白菜价,因为真的有人要这些救命。
发布时间:2023-06-22
评论(5)

元中选。嘉应制药的接骨七厘胶囊、众生药业的复方血栓通颗粒、悦康药业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独家品种也未出现在拟中选名单中。 与化药集采不同,中成药由于缺乏质量和疗效、独家产品多、规格剂型复杂,过

热评:

kv2005kh000(浙江)115天19小时3分1秒前
强烈支持中成药剔除医保
马源泽(广东)116天12小时55分40秒前
在缺乏一致性评价的情况下……
细雨绵绵(上海)116天17小时44分1秒前
中成药进医保,本就是糟蹋钱
发布时间:2023-05-30
评论(4)

药品数累计达到450种,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均有所覆盖。 与化药集采不同,中成药由于缺乏质量和疗效、独家产品多、规格剂型复杂,一直是未能突破的难点。“中成药一个品牌就是一个品种,没有同样的

热评:

阿甘草原(北京)140天15小时11分43秒前
中成药疗效差,浪费医保资金。
fancydress(北京)140天21小时1分8秒前
建议参考烟草,国家专卖。
丁满(河南)140天23小时58分56秒前
本身就是玄学,怎么评估呢?
发布时间:2023-05-19
评论(0)

的受托研发服务分为药学研究、非临床研究和临床研究服务三大类。其中药学研究业务收入占比最大,包括为仿制药开发及,和一类新药及改良型新药开发。这其中,仿制药开发是公司当前最为倚重的业务,2020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5-19
评论(5)

药企中,2022年的总研发投入是2018年的2.48倍。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介绍,与2018年相比,2022年中国药品采购价格指数下降19%。集采药品中,患者使用原研药和通过的仿制药这些

热评:

TouchSpirit(浙江)151天8小时39分24秒前
事关民生大计
财新网友zrlQES(上海)151天12小时25分56秒前
收入增加9500亿,支出增加6800亿; 想一想医保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去向,似乎这2000多亿的收支盈余不值得称道
小鳄(湖北)151天16小时51分40秒前
上月去几个药店询问我每天要吃的那5-6种降压药的价格。发现药店普遍比医院贵1倍左右。在药店买医保目录药个人出10%,在医院买医保目录甲类药个人出20%。好比同一品牌、规格的药在医院卖100元自己出20元,在药店卖200元自己出20元。医院和药店卖药的差额部分都是医保补贴的。那么问题来了。同一种药医保凭什么给药店补贴那么多钱?这些钱不都是老百姓上缴的么? 医院远还有挂号费,药店就在家门口。药店和百姓都不傻。只要比医院贵不到一倍。百姓在药店买药就比医院便宜。但这样搞下去最终是百姓吃亏啊。百姓上缴的医保钱都被药店翻倍挣去了。最后医保又说自己入不敷出了。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