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道德风险’,也就是地方政府会因无需承担风险而随意举债……很多国家强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明确债务责任,以避免地方政府抱有中央政府救助的侥幸心理引发道德风险,从而防止地方政府将其债务风险向上级政府转
政支出确实有必要,但更关键的是要松绑,要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包括资金和土地资源的配置。过去若干年,在资金上因为货币化棚改增加了不少中央计划的成分,又因为软预算约束,缺乏市场的监督惩罚机制
热评:
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法定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属于显性债务,规模受限、用途明确,总体风险可控。而隐性债务不受预算约束,具有形式多样、隐蔽性高、无序扩张的特点,一旦暴雷,容易引发系统性财政
。 二是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后门”,着力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硬化预算约束,要求严格地方建设项目审核,管控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强化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债务融资管控,严禁违规
。实际上,周黎安(2007)非常清楚地列举了官员考核晋升体制可能伴随着一些扭曲行为,比如软预算约束、忽视公共服务和环境等目标、破坏市场机制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发展
预算约束、硬债务约束,要追问实践上是不是失效。相应的制度安排应该向私债管理看齐。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讲公债可以脱离私债的基本原理,脱离责任感。也就是说,公债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理应遵从“私债问责”的基
,形成了较重的历史包袱;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弥补地方财力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地方预算约束的软化,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反向强化了地方政府举债投资的意愿。 二是财政体制。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
矛盾和流动性支付风险。五是加强债务管理,促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逐步缓释。进一步加强问责,硬化预算约束,杜绝新增隐性债务;对于存量债务,总体上通过与金融机构合理分担风险,通过市场化谈判降低成本、优化期
率低的原因是债务预算软约束。中国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均表现出预算软约束的特点,一定程度造成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上升较快。中国金融论坛课题组(2016)指出:预算约束是债务融资面临的最大风险,相应地,预算约 热评: iceber(海南)97天21小时19分27秒前 这篇文章写的挺全面的,分析的很透彻,对比的也很深入,就是解决方案感觉有点不解渴,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没有找到一个特别聚焦的重点,有可能是我不懂吧。
图片
视频
钱颖一:全球严肃财务纪律
政支出确实有必要,但更关键的是要松绑,要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包括资金和土地资源的配置。过去若干年,在资金上因为货币化棚改增加了不少中央计划的成分,又因为软预算约束,缺乏市场的监督惩罚机制
热评:
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法定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属于显性债务,规模受限、用途明确,总体风险可控。而隐性债务不受预算约束,具有形式多样、隐蔽性高、无序扩张的特点,一旦暴雷,容易引发系统性财政
热评:
。 二是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后门”,着力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硬化预算约束,要求严格地方建设项目审核,管控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强化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债务融资管控,严禁违规
热评:
。实际上,周黎安(2007)非常清楚地列举了官员考核晋升体制可能伴随着一些扭曲行为,比如软预算约束、忽视公共服务和环境等目标、破坏市场机制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发展
热评:
预算约束、硬债务约束,要追问实践上是不是失效。相应的制度安排应该向私债管理看齐。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讲公债可以脱离私债的基本原理,脱离责任感。也就是说,公债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理应遵从“私债问责”的基
热评:
,形成了较重的历史包袱;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弥补地方财力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地方预算约束的软化,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反向强化了地方政府举债投资的意愿。 二是财政体制。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
热评:
矛盾和流动性支付风险。五是加强债务管理,促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逐步缓释。进一步加强问责,硬化预算约束,杜绝新增隐性债务;对于存量债务,总体上通过与金融机构合理分担风险,通过市场化谈判降低成本、优化期
热评:
率低的原因是债务预算软约束。中国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均表现出预算软约束的特点,一定程度造成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上升较快。中国金融论坛课题组(2016)指出:预算约束是债务融资面临的最大风险,相应地,预算约

-
iceber(海南)97天21小时19分27秒前
这篇文章写的挺全面的,分析的很透彻,对比的也很深入,就是解决方案感觉有点不解渴,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没有找到一个特别聚焦的重点,有可能是我不懂吧。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