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网 > 能源 > 正文

分析|电力现货频现负电价意味着什么?

文|财新 范若虹
2023年05月05日 14:56
“五一”期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频繁报出负电价,体现了该省电力定价机制希望更灵活反映市场供求,鼓励新能源消纳,且利用价格有效引导用户用电习惯
山东烟台,电力工人在光伏电场巡检设备。从今年开始,山东省将春季白天10时至15时调整为谷段电价,已经使得一些用电大户将用电负荷由过去的夜间转移至白天的时段,促进“削峰填谷”。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在“五一”小长假期间频繁出现负电价交易,五天中共有46小时出现负电价,其中从5月1日晚间至5月2日,有连续22个小时持续负电价,价格区间为-0.085元/千瓦时至-0.032元/千瓦时。

  山东是中国电力现货市场改革的先锋,也是目前国内首个将电力现货市场价格的下限价格设定为负值的省份。该政策从今年4月开始正式执行,最低成交限价为-0.10元/千瓦时。

  负电价意味着发电企业既发电又对用户实施电费补贴,而用户则一边用电还一边获得收益。这样的情况似乎不符合一般的市场交易公平规则。而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后,风、光资源丰富的时段发电量明显高于用户用电需求,电能量又需要实时平衡,在供显著大于求的个别时段,现货交易价格可能出现负值。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郭琼 | 版面编辑:许金玲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