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网 > ESG > 社会共益 > 正文

申卫星: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战与应对

文|财新智库 卢常乐
2024年11月20日 15:33
法律一方面要为AI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帮助不同人群提升数字红利的可及性和平等性;另一方面要强制介入,强调价值先导,将价值观嵌入AI中,引导AI向善,规范AI发展
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法学院教授申卫星在AI法律法规及数据确权领域著述颇丰,研究涉及AI如何重塑法学教育模式、改变社会治理结构等。资料图:申卫星。图:IC photo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对包括法学教育等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法学院教授申卫星在AI法律法规及数据确权领域著述颇丰,研究涉及AI如何重塑法学教育模式、改变社会治理结构等。

  财新智库日前就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战与应对、人工智能治理等问题访问了申卫星。他认为,AI技术无法做到纯粹的价值中立,应积极回归人本主义,将价值观嵌入人工智能,从而实现体现人性光辉与温度的“人本智能”。AI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性、人本,不应该放任技术冲击人性,使人工具化、碎片化。在这方面,法律需要强制介入,引导AI向善,规范AI发展。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汪苏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