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网 > 健康 > 正文

分析|低价药引发信任危机 集采制度如何优化?

文|财新 周信达 崔笑天 蒋模婷
2025年02月05日 08:40
非理性低价蕴含风险,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对中选仿制药质量的担忧,同时多渠道保障公众的用药选择自由
资料图:采集药品销售专柜。 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春节前夕,由集采药品出现空前低价而逐步发酵成一场大讨论,对集采药品的信任危机目前并未解除。

  1月25日,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胆中心主任医师白剑锋实名发布视频,指出一款术前使用的肌松剂效果不尽人意,临床中屡屡导致患者腹部肌肉松弛效果不达预期,令腹腔空间不足,增加了手术风险。他强调,近期舆论对于药品质量的关注,并非泛指所有仿制药,而是特指集采中标的仿制药,因为这批药价格非常低。舆论的顾虑在于,非理性低价难免令企业因降低成本而引发质量保障不足。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公司股价走势、结构人员变化等投资信息。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许金玲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