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网 > 民生 > 正文

高才通子女激增抢学位 港府拟收紧“本地生”定义保公平

文|财新 文思敏 发自香港
2025年03月19日 20:31
在过去26个月内,19.6万人才携13.2万名未成年子女来港,相当于全港儿童人数的13.6%
资料图:香港,中学生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自2022年底,港府推出全新的人才入境计划“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下称“高才通”)以来,大量人才携家带口涌入香港。人才子女入读香港本地学校后也给教育生态带来冲击,引发不少本地家长对于“考试移民”的不满。3月19日,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回应立法会议员提问时表示,将会在新学年联招开始前,即2025年12月前公布调整“本地生”定义的新安排。

  本地家长对“考试移民”的担忧在于部分“人才”并无意愿来港定居,但是他们利用高才通签证首次批准的两年逗留期,让高二、高三年级的子女以受养人的身份成为香港本地学生,他们之后在内地的中学文凭试(DSE)考试的培训班学习相关知识并参加考试。这意味着,这些并未在港学习和生活的学生凭借受养人身份以“本地学生”的身份申请香港的高校,直接与香港学子争夺进入大学的名额,并在就读公立高校时享受本地生每年4.2万港元的优惠学费,影响了学位竞争的公平性及公共资源运用的精确性。

责任编辑:王端 | 版面编辑:李东昊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