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网 > 民生 > 正文

特稿|预制菜真问题

文|财新 刘栩含(见习)
2025年09月26日 07:00
何为预制菜?各方定义和标准不一,指向不同的监管方式,如何回应消费者期待?
人在预制菜加工车间的流水线上作业。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作为一名经常在外就餐的消费者,张俪(化名)一直保持着收集“非预制菜餐厅”的习惯,在社交平台上列出的“白名单”有八十几家之多。她对预制菜的判断标准也十分“严格”:从洗好分装的净菜,到微波炉加热就能吃的烤鸭,都被纳入预制菜的范畴。

  不过尽管如此,一直以来,她对预制菜仍不是绝对排斥的态度。张俪告诉财新,自己不会因为有预制菜就直接“拉黑”餐厅,“我以为餐馆使用的预制菜就是超市里卖的那种,把食材洗净分装、用保鲜膜包好,拆开炒一炒就能吃,这还是算得上‘干净卫生’的。”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王影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