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网 > 健康 > 正文

分析|老年人提前指定监护人:缘何叫好不叫座

文|财新 许雯
2025年11月26日 07:10
艰难起步之后,意定监护制度如何更好惠及每一位有需求老人?
有别于法定监护,意定监护超越传统观念的血缘和婚姻关系,充分尊重被监护人的自主意愿。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老龄少子化的当下,高龄、失能失智、独居、空巢老年人数量急剧增多,监护缺失难题下意定监护应运而生。在11月14日举办的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中国养老产业论坛”闭门圆桌会上,与会专家指出,意定监护虽在制度层面得到确认,但缺乏具体实施政策机制,实践中仍面临巨大挑战,亟待体系化完善。

  有别于法定监护,意定监护超越传统观念的血缘和婚姻关系,充分尊重被监护人的自主意愿。“意定监护允许老年人提前指定监护人,可以是朋友、邻居、社会组织甚至信托机构,确保在部分失能、完全失能比如罹患阿尔茨海默病、中风等情况或其他情况下,有人为其安排养老机构、支付费用、处理医疗事务,帮助管理财产等。”民政部老龄工作司原司长俞建良在会议发言中,解释制度设计的意义。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公司股价走势、结构人员变化等投资信息。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肖子何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