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网 > 健康 > 正文

医保门诊统筹落地后,慢特病报销如何并轨?

文|财新 周信达
2023年08月14日 14:23
未来慢特病逐渐被普通门诊统筹覆盖,报销依据基于费用而不是疾病范围,二者将并轨合一,实现由病种保障向费用保障过渡
市民在医院的医保服务站办理医保手续。由于疾病谱和医保基金规模不同,各地区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和补偿政策碎片化严重,保障病种数量差距大,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为配合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今年以来,多省调整了门诊慢特病政策,涉及扩大病种范围、统一病种认定标准等内容。(参见《财新周刊》报道《医保新常态》)

  门诊慢特病指一些病期长、医疗费用高且门诊治疗比住院经济方便的病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对病情稳定的病种,以及恶性肿瘤放化疗、器官移植、尿毒症透析治疗等重大疾病。它们虽未涉及住院,但同样给不少患者及家庭带来灾难性卫生支出,因此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报销比例从50%起步。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公司股价走势、结构人员变化等投资信息。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刘春辉

视听推荐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