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网 > 健康 > 正文

中国罕见病患者逐渐参与新药研发,破解“孤儿药”困局仍需助力

文|财新 许雯
2025年02月28日 07:38
罕见病患者及患者组织如何参与药物研发进程,进而加速“救命药”上市?
2020年5月18日,福建厦门,32岁的黄根旺在亲吻孩子的手,他的孩子在三个月大的时候确诊为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2月28日,时值2025年“国际罕见病日”,国内罕见病患者组织——寇德罕见病中心发布《患者社群组织如何推动药物研发报告》(下称“报告”),呼吁患者组织在罕见病基础研究及药物研发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长期以来,罕见病因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罕见病患者用药困境也存在已久。(参见财新周刊《找到便宜的罕见病药之后》《在中国研发孤儿药》)

  由于单一病种的罕见病患者人数较少,且患者分散,数据采集困难,罕见病治疗药物研发面临成本较高、市场需求量小、投资回报率低等风险,导致罕见病药物研发往往少人问津。正因如此,罕见病治疗药物也被称为“孤儿药”。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公司股价走势、结构人员变化等投资信息。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