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网 > 民生 > 正文

社保在涨费,地方政府也在“花式减负”|养老算账之二

文|财新 周信达 汤涵钰
2024年04月24日 19:21
养老金储备充足的地区,涨费时更容易迟疑。虽然中央三令五申,至2023年,北京、江苏、湖北、广东仍有部分地区或单位的基数下限未实现统一标准,离终点尚一步之遥
《中国统计年鉴2023》显示,2022年广东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5722.7亿元,“断层”高居榜首;浙江则为1882.8亿元,位列全国第六。图:IC photo

  《养老账,怎么算?》连载中,查看已更新内容

  【财新网】“经济发展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跟上的),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来过渡,缴费基数调整尽量考虑欠发达地区参保企业和个人的现实负担,保护地方经济,能不能提高慢一点?”

  新一年社保缴费基数调整在即,江苏一地市人社部门人士又犯起了难。据他调研了解,所在区域薪资水平低于全省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线,仅60%左右企业工资达到基数下限。但自2018年下半年起,省里执行统一标准,不再允许各地下浮。

  在企业愈演愈烈的减负呼声与中央不打折扣的征缴要求间,类似的选择困境正摆在许多地方人社部门眼前。(参见财新网《当社保缴费基数渐渐高过工资|养老算账之一》)

减负曾是“主旋律”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许金玲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