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节约减排成本。据研究人员估计,全球减少一半氨排放量的实施成本约为380亿美元,而氨减排带来的健康收益则高达1720亿美元。不仅如此,氨减排可节约全球约20%的氮肥使用量,净值约280亿美元。 图
,实现园区点源-线源-面源的全方位监测。 针对氨排放管控,提出农业氨排放强化治理方案并进行定量评估,通过采用密闭式猪舍、猪粪堆肥生物除臭控氨等技术,可实现畜禽养殖业氨减排50%左右;在北京、邯郸两地示
热评:
放大户,现在VOC排污收费的试点刚开始,管控也将在‘十三五’提上日程。” 化肥施用和畜禽养殖是氨排放的重要来源。要想京津冀2030年空气达标,氨减排至少是40%,但中国目前对农业面源治理尚未出台明确方
来控制PM2.5来源时,可能就会控制氨了。”王跃思说。 “现在我国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目标,但是目前还没有包括氨。下一步肯定要控制氨,这个措施(氨减排)西方国家已经出台,而且认识到其在未来控制大
氨,这说明浪费了资源。” 多位接受财新记者采访的学者认为,由于中国农牧业当前管理过于粗放,所以在氨减排方面仍有很大空间,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 “农牧业减排难度大,重要原因是农户、牧户之间
【财新网】(记者 孔令钰)农业为全国氨排放贡献约40%,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环科院等多位学者认为,当前农业化肥施用方式过于粗放,有着很大的氨减排空间。 氮肥施用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氮肥品种
统计年鉴,这种计算方法的不确定性大约在50%。 控氨待起步 “发达国家认为把氨减少30%以上,则达到临界点,可限制颗粒物形成。”刘学军说,“我们认为,中国的氨减排从技术上讲可以达到50%。” 2014
产生了多少氨气,有较大难度。” 农田降氨可期 农田降氨可期 刘学军向财新记者介绍了其近期的一项工作:与德国公司合作研究脲酶抑制剂对农田氨减排和粮食产量的影响。 刘学军和课题组在对华北地区几个试验点的小
支撑。 组织技术攻关,边研究边应用,重点推广低氮燃烧技术、分布式能源、机动车节油减排、家用高效油烟净化、农业氨减排等技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牵头单位及责任人:市科委闫傲霜、市环保
图片
视频
,实现园区点源-线源-面源的全方位监测。 针对氨排放管控,提出农业氨排放强化治理方案并进行定量评估,通过采用密闭式猪舍、猪粪堆肥生物除臭控氨等技术,可实现畜禽养殖业氨减排50%左右;在北京、邯郸两地示
热评:
放大户,现在VOC排污收费的试点刚开始,管控也将在‘十三五’提上日程。” 化肥施用和畜禽养殖是氨排放的重要来源。要想京津冀2030年空气达标,氨减排至少是40%,但中国目前对农业面源治理尚未出台明确方
热评:
来控制PM2.5来源时,可能就会控制氨了。”王跃思说。 “现在我国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目标,但是目前还没有包括氨。下一步肯定要控制氨,这个措施(氨减排)西方国家已经出台,而且认识到其在未来控制大
热评:
氨,这说明浪费了资源。” 多位接受财新记者采访的学者认为,由于中国农牧业当前管理过于粗放,所以在氨减排方面仍有很大空间,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 “农牧业减排难度大,重要原因是农户、牧户之间
热评:
【财新网】(记者 孔令钰)农业为全国氨排放贡献约40%,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环科院等多位学者认为,当前农业化肥施用方式过于粗放,有着很大的氨减排空间。 氮肥施用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氮肥品种
热评:
统计年鉴,这种计算方法的不确定性大约在50%。 控氨待起步 “发达国家认为把氨减少30%以上,则达到临界点,可限制颗粒物形成。”刘学军说,“我们认为,中国的氨减排从技术上讲可以达到50%。” 2014
热评:
产生了多少氨气,有较大难度。” 农田降氨可期 农田降氨可期 刘学军向财新记者介绍了其近期的一项工作:与德国公司合作研究脲酶抑制剂对农田氨减排和粮食产量的影响。 刘学军和课题组在对华北地区几个试验点的小
热评:
支撑。 组织技术攻关,边研究边应用,重点推广低氮燃烧技术、分布式能源、机动车节油减排、家用高效油烟净化、农业氨减排等技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牵头单位及责任人:市科委闫傲霜、市环保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