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按揭

按揭

【权益周报】三季报披露高峰将至 哪些复苏方向值得关注?

,社融增量也继续超市场预期,其中9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回升并且为同期历史次高,可能反映存量利率下调规则落地下早偿减少,前期政策发力正向基本面逐步传导,国内经济仍处于企稳修复过程中。 海外方面

发布时间:2023-10-16
评论(0)

。”邹澜表示。 2023年年初以来,居民提前偿还贷款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呼声不断(参见《财新周刊》2023年第6期《扎堆提前还房贷何解》)。7月14日,央行首次提出鼓励商业银行进

热评:

发布时间:2023-10-14
评论(8)

化批量操作等简便易行的方式,最大限度不让客户跑腿。”邹澜表示。 2023年年初以来,居民提前偿还贷款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呼声不断(参见《财新周刊》2023年第6期《扎堆提前还房贷

热评:

回来了(江苏)3天13小时29分39秒前
然而中国除了北上深其余地区的城市化已经结束。作为投资品,国内的商品房折旧快,在销售预期颓唐的眼下,持有大部分地区的房产已经变为负收益。想必几十年后回顾,宏观经济书籍一定会把当下的国内的房产刺激政策与日本90年代相提并论。
向往自由的风(上海)2天4小时18分1秒前
银行有本事放开外资啊
言声乐(北京)2天8小时30分50秒前
公积金二套转首套好像还没政策吧?
小土豆9bS(河北)2天16小时27分35秒前
我的是从4.9降到4.3了
发布时间:2023-10-13
评论(8)

交投低迷,香港楼价在过去4个月已累计下跌6%。 摩根士丹利的研报指出,当前香港主要银行的利率已升至4.1%,且有可能进一步攀升,该行推算的供楼负担比率,即贷款与家庭收入的比率已经上升至56

热评:

JinghuaLi(北京)4天6小时44分22秒前
有钱人改去新加坡了
财新网友QSfdK0(上海)4天7小时18分0秒前
我有一策:城中村改造
财新网友Imn4e8(江苏)4天7小时38分57秒前
大势所趋
发布时间:2023-10-13
评论(5)

上,但是房地产增长仅有1%,对比疫情前30%的数据差距巨大。 一般而言,房地产中无论是还是开发贷都是利润最高的项目,在4.7%以上,对比普惠的3.5%左右和央企的2.5%以下,银行贷款给民营企业

热评:

岭上春雪(重庆)2天6小时2分49秒前
此时建议让房价新一轮上涨的,是国之贼、民之贼
我的下半生(上海)4天6小时59分57秒前
有选择余地吗?
MarsNie(北京)4天11小时51分33秒前
自信点,我们还没着陆呢!!!
发布时间:2023-10-13
评论(1)

定标准、部分限购政策等,从工具总量来看,并不算多,但是已有政策可调整的空间仍然非常大。例如,贷款利率有大幅下调空间,类比平均4.1%的贷款利率,仍显著高于同等风险等级的其他类别贷款。此外或还涉及税

热评:

coucaicai(北京)2天16小时37分15秒前
确实不及预期
发布时间:2023-10-12
评论(2)

的居民购房意愿和信心如何?居民是否依然担心烂尾楼项目风险,是否仍计划提前偿还贷款?影响市场情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最新的UBS Evidence Lab中国住房调查通过采访2,500位受访者,就上

热评:

财新网友ExUkuM(中国香港)1天10小时55分3秒前
见微知著
哈哈哈達霄(浙江)5天15小时44分29秒前
五年前,公交车上年长土著兴高采烈的讨论房价又涨了;五年后,同样在公交车上,他们却在讨论房子很难租出去……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发布时间:2023-10-11
评论(1)

花旗银行零售银行业务主管李贵莊表示,目前香港住宅物业的租金回报率仅2.6%,而利率高达约4.1%,势必要待到利率回落至3%左右,才能令更多投资者重返房地产市场,故该行对香港楼市前景取态仍审慎

热评:

财新网友7M35Vq(哈萨克斯坦)6天3小时47分55秒前
一手保民生,一手抓刺激,两手都要硬
发布时间:2023-09-27
评论(62)

称以通过“金融创新工程”提高资产收益率,基于次级的金融衍生品大行其道,资产特别是房地产价格膨胀,与日本如出一辙。泡沫的破灭也和日本相似,始于2005年的急促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崩盘,金融海啸随即席卷

热评:

XIAnBr(上海)4天10小时29分39秒前
人类从历史中唯一获得的教训就是从未吸取仼何教训,历史会不断的重演。再来一次依然会走老路!
ghostday(陕西)9天17小时38分19秒前
作者属于供给学派,改革着眼点由资本拉动转向技术驱动,提出观点与辜不同的,逻辑自洽,焦点问题是拉动经济的长期变量,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堵点所在,经济变革推动力来自于体制变革,根子在这里
Arthurzhou123456(北京)10天14小时13分26秒前
许教授分析得不错,但立论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如果按照劳动力人口人均GDP增长来看,日本这30年增长并不比美国差。所以日本经济停滞究竟是许教授说的创新和研发不足还是因为劳动力人口迅速衰减呢?似乎不能立刻排除后者的影响。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