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暴力催收

暴力催收

监管发文禁止金融产品代言人介入销售环节

法分子利用,导致一些集资乱象。还有的利用名人效应过度营销宣传诱导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有可能引发过度负债、等问题(参见财新网《明星带货金融产品?银保监会提醒不可盲信》)。 明星为各类互联网平台或

发布时间:2023-07-05
评论(6)

,进一步推升了其还款压力。过度借贷带来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值得高度关注,借款人过度借贷后,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掉入债务陷阱,埋下金融和社会风险隐患,包括后续可能诱发恶意逃废债、,违法违规代理

热评:

倪险守时(广东)101天4小时30分36秒前
已经毁掉我表妹了,20几岁刚毕业就借了20几万,工作不久就失业,现在抑郁在家里,钱也只能家人代还。
小鳄(湖北)101天23小时49分55秒前
这都多少年了如此了——互联网的尽头是高利贷
财新网友OTubNe(阿联酋)102天3小时8分27秒前
几乎所有常用app从网购到打车几乎都有借贷入口,债务压力早晚要形成广泛的社会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29
评论(0)

是人机交互,根据客户画像随时切换沟通话术,不存在,管理非常方便。”余宙说。 余宙总结道,未来的个贷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有三个方向:第一是“得科技者得天下”;第二是非持牌机构和持牌机构之间协同发展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4-29
评论(8)

单的系统管理,更可能涉及资产估值、与一些债务人沟通的应用场景。而且,与债务人沟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话催收,可能是人机交互,根据客户画像随时切换沟通话术,不存在,管理非常方便。”余宙说。 余宙总

热评:

kekoukele123(北京)163天19小时35分28秒前
个人信用不良贷款存在失联修复难的问题……搞定运营商是关键
xian's ocean(陕西)164天7小时42分40秒前
收益率已经降的很厉害了。资产包倒是可能越来越大。。
看天收麦子(中国)164天23小时13分33秒前
来处置的是蓝海,被处置的是苦海。
发布时间:2022-12-30
评论(1)

针对不当催收、问题,《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实施委外催收前应当告知债务人,不得冒用行政、司法机关催收,不得采取暴力、恐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实施催收。 对于消费者信息安全权,《管理办法

热评:

光影蜗牛007(河南)58分58秒前
给维权储户赋红码,这条“红线”谁来划?
发布时间:2022-07-30
评论(1)

合作发行“白条”联名信用卡等,借助其流量和其他权益吸引客户。 对于催收,《通知》要求不断加强本机构催收能力,降低对外包催收的依赖度,并要公开委托催收机构名称、联系方式。 近年来,有关“”、个人

热评:

什么情况啊(云南)443天5小时15分28秒前
谁的信用都能卡
发布时间:2022-07-30
评论(8)

外包催收的依赖度,并要公开委托催收机构名称、联系方式。 近年来,有关“”、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屡屡引发民众关注,值得警惕。财新查阅发现,2022年上半年,包括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在内的多

热评:

陈诗远(上海)433天21小时7分39秒前
我十年前第一次办卡也是直接线下填纸质表格,拍身份证,收到卡后直接电话激活,不需要三亲见。但是大概2015年起,网申首卡就必须网点面签激活了。我录取通知书里送的借记卡直接就是开好的,以前开借记卡身份证复印件就可以开,现在是不可能了。时代是会变的。
会计分录(北京)437天4小时36分36秒前
银行能不骚扰卡主吗?
蚕蛹Knl(郑州)437天6小时42分2秒前
信用卡完美配合消费主义拓张和气焰,建议取缔。
发布时间:2022-03-14
评论(1)

等。此外,一些商家诱导消费者以贷款或透支方式预付费用,后因各种原因不能持续经营,导致消费者不仅无法享受本已购买的服务,还要面临还款压力和维权困难。对此,银保监会提醒消费者,远离过度借贷营销陷阱

热评:

六块腹肌(东莞)14分18秒前
远离陷阱没有错,但设陷阱的是不是要…
发布时间:2021-12-27
评论(0)

看风险,平台频繁暴雷引发系统性风险。三是产品设计管控不足,全部由三方定义,终端利率过高,屡见不鲜。 与二手车商、渠道公司合作,开展融资租赁保证保险或车辆抵押贷款保证保险 在该产品上,不同保险公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