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北京文艺

北京文艺

随笔|汪曾祺:一个世纪的饮食记忆

人感到亲切的、妩媚的作家。”也只有汪曾祺,用“妩媚”来形容一位男作家。 汪曾祺后半生的领导和同事甚多。让他有亲切感、日后回忆温暖的,好像都是对吃有兴趣的文人。比如《》时期的老舍团队。这份杂志每

发布时间:2020-02-06
评论(0)

)读过四年中国文学系。   解放以前,曾经当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的职员。   解放以后,相当长的时期是作为文学刊物的编辑,曾经编过《》《说说唱唱》《民间文学》。   近二十多年来,我是在北京京

热评:

发布时间:2019-11-02
评论(0)

梅,他们当时被并称文坛“四只小天鹅”。 1957年“反右”运动中,从维熙因为发表于《》的《对社会主义的几点置疑》被划为右派,从此开始七千多个日夜的“大墙”生活。他曾回忆,自己三次受到死神召唤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9-13
评论(0)

,这样的作品解放几十年都没有一篇,谁能相信如今可以发表?”   杨毓珉在代表北京京剧团到文联开会汇报工作时,提到了汪曾祺写《受戒》,引起了《》编辑李清泉的兴趣。此时正值《

热评:

发布时间:2018-11-17
评论(0)

。   (这期间,全国各地报刊开始纷纷转载,不胜枚举。)   2008年9月11日,《南方都市报》以一个版的篇幅刊登记者许黎娜采写的专题报道《他写任仲夷红遍大江南北》。   2008年9月15日

热评:

发布时间:2015-03-10
评论(0)

吴江委员发言,马德秀委员准备。[09:24] [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家京剧院原院长 吴江]:我的发言题目是《欲攀文艺创作高峰首需治境择将》。[09:25] [吴江]:习近平主席在工作座谈会上针对

热评:

发布时间:2015-01-01
评论(0)

;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维稳行动更加协调;座谈会召开,思想理论是非澄清;南京国家公祭举行,世界瞩目反响巨大;外交工作风风火火,亲诚惠容感动世界。时间都去哪里了?在一件件大事之中。通过这些大事,可

热评:

发布时间:2014-12-25
评论(0)

文艺片路线。   《微爱》讲了三个北漂闯荡圈的故事,因为主角身份是编剧,故事又狠狠吐槽了一下底层文艺工作者的艰难遭遇,这样的故事设置是讨巧的,用那个俗到不能再俗的三个字来形容就是“接地气”。话

热评:

发布时间:2014-08-01
评论(0)

学苏联时,由中共党组织出面托人收养,史静仪有生之年一直下落不明。   史静仪晚年最牵挂的,就是这个遗腹女。   1989年2月25日,报》刊发史静仪胞妹史汉仙丈夫杨纤如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乔

热评: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