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财政分权改革

财政分权改革

社论|举办国际赛事应首重经济理性

来,就实行地方自治。“二战”后,著名的“夏普劝告”又确立了日本各级政府的分权原则、效率原则和地方政府优先原则。本世纪,日本进一步推进,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更加清晰。对于本次奥运会

发布时间:2017-12-05
评论(0)

措施,以促进地方政府实施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例如,在80年代初实行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按一定比例分享税收(因不同地区讨价还价能力有所差异,各地分成比例不同)。改革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权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8-31
评论(0)

经济增长开展的政治锦标赛、导致的地方财政资源不足,以及地方的金融干预之手与中央的金融监管之手的互动,则是理解地方政府对辖区金融干预的重要视角和逻辑路径。 政府间竞争机制 考虑到投资在促进经

热评:

发布时间:2015-06-05
评论(0)

。   四、以双轨制推动“营改增”实现渐进式 中重塑央地财政体制也是去杠杆与结构转型成功的关键所在。当前新一轮财税改革中,“营改增”是一个重要切入口。分税制改革为平衡中央地方利益,放弃了原

热评:

发布时间:2015-01-09
评论(0)

一定的资金沉淀。 地方重要财源 地方重要财源 非税收入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跟中国体制转轨和不无关系。地方政府在本级收入不足以应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一些政府职能机构收费自找财

热评:

发布时间:2012-02-21
评论(0)

根本目标,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 至于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现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也逐渐地成为我国财政分权的内容之一,但不是我国的逻辑起点。在地方竞争这一点上,中西方的财政分

热评:

发布时间:2012-02-18
评论(0)

的实践内容提炼为理论,然后用于指导今后的实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从理论的层面来观察我国的,以下几点是不可忽视的: 一是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实行“行政分权”,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

热评:

发布时间:2011-08-16
评论(0)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本富有历史感的书,这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一代读者尤为受用。其中回顾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学家活动、双轨制改革、巴伦山会议、通胀膨胀历史、、“特区”由来等的一组文章,记录了中

热评:

发布时间:2010-08-31
评论(0)

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傅勇,《中国的分权有何不同——一个考虑财政激励与政治激励的分析框架》,《世界经济》,2008年第11期。 傅勇,《提高了地方财政激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