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目标

促经济复元气: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在欧美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经济下行压力加重的背景下,2023年中国出口增速或将继续放缓,这可能带来额外的稳就业压力。 三、理解广义财政赤字的规模扩张 2023年的较去年有所扩张,鉴于

发布时间:2022-03-06
评论(0)

业的隐性压力不容小觑。特别是在稳定大专毕业生就业、增强服务业就业吸纳方面需要政策针对性地发力。2)2022年虽比去年有所收缩,但实际支出预计将更加积极。体现为:实际赤字率预计高于去年达到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3-03
评论(0)

”的角色随之也被确立起来。因为市场失灵并招致负面后果的风险不可低估,因而需要诉诸财税制度加以节制,与政府规制和其他干预手段共同发挥作用。第二个使命是作为发展的核心工具,要求紧密联结发展目标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1-15
评论(0)

把握年度间的政策力度,在确保实现当年和预算安排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将超收收入、结余资金等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疫情后较大力度政策刺激带来的一个问题是,财政结转结余资金较多,并且出现超收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8-31
评论(0)

。在政策支持下,这一比例仅上升了4.3个百分点,甚至在发达经济体中有所下降。(b)不明确:大部分拨付的资金流向了不需要这些资金的公司。(c) 然而,我们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显示财政政策只是推迟了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5-10
评论(0)

/GDP比率在初始阶段超出了上述区间,但这些投资的收益也可能大于成本,即使这些投资未能收回成本,也不会导致利息支付占GDP比重高于历史水平。 要了解如何应对当前挑战,我们就必须设定新的,以新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5-10
评论(0)

斯主义者——首先得解决眼前的问题,要想办法帮助财政扩大篮子、优化结构。 2.当前财政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不清晰,预算编制、资金投放仍不合理。一方面,在财政资金救助上,疫情暴发后,最需要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3-16
评论(0)

政策到今年的积极上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呢?从对冲风险的角度来看,去年的首位风险是公共卫生风险,也就是疫情的风险。只有控制住疫情才能减少疫情衍生的经济社会风险,所以去年发行了抗疫特别国债,将赤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3-05
评论(0)

。 二、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2021年两会制定的高于市场预期: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2020年3.6%以上、2019年2.8%,为两年折中);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拟安排地方专项债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