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操纵行为

操纵行为

【周末特供】ChatGPT对基金经理是福是祸?

融投资领域的应用叠加资本市场固有的风险特征,则会让情况变得更为复杂。例如,AI投资自带的黑箱模型属性(Black Box,指内部规律尚未为人所知)被指缺乏透明度,新型AI化的市场也已经若隐若现

发布时间:2023-07-01
评论(9)

化的市场也已经若隐若现,这些都给监管和市场各方提出了新的难题。 500%的回报是如何生成的? 500%的回报是如何生成的? Prompt(提示)是指导ChatGPT精准回答特定问题和完成任务的

热评:

想赚点零花钱的宝(广东)101天12小时12分14秒前
甚至会出现只有ai能才能看得懂的文章
NikoxCp(山东)102天7小时35分53秒前
最后一段文字有点打破次元壁,但是肯定的是:使用AI的人会取代不会使用AI的人
浩然正气!(中国)103天6小时40分23秒前
AI vs AI?!666! 基金经理:要不我走?
发布时间:2023-04-18
评论(0)

纠正,并连续四年将“去包袱”作为中信银行的经营主题之一。(财新网) “股市谣言第一案”开庭 专家:关注是否存“信息型 被称为“股市谣言第一案”的长春高新投资者起诉造谣者案17日在南京开庭审理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3-30
评论(0)

易损失与的因果关系、投资损失计算规则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法律争议。 《通报》指出,多层嵌套、刚性兑付及适当性义务履行仍是资管纠纷主要诱因。在一些案件中,投资者为突破合同的相对性或合同争议解决条款约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2-10
评论(0)

新模式、新技术增加隐蔽性的特点。有的利用股票市场和场外市场、衍生品的联动关系实施操纵,非法获利超亿元。有的与股市“黑嘴”串通,通过直播间、微信群等方式诱骗投资者集中买入,借机反向卖出获利。有的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9-24
评论(0)

,对于可能存在的金融市场,可对市场可供交易量、交割量建立不同层次的限仓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 碳市场全称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用市场手段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工具。碳市场交易标的通常为二氧化碳的排放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8-05
评论(0)

证券侵权求偿不适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该案原告通过其定增投资与高度关联等具体事实证明了邵某操纵市场行为对投资者的诱导是导致原告最终决定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邵某拉升股价的行为影响了原告参与投资的定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7-25
评论(1)

的影响,投资损失与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请求判令被告鲜言承担其全部投资损失。 被告鲜言对原告主张的损失不予认...

热评:

蓝天白云0905(安徽)447天17小时10分7秒前
遵法守法。
发布时间:2022-07-16
评论(7)

;如果次新股行情一直在,即使上市破发,新股依旧是不败逻辑。这需要监管持续严格执法,打击市场。 上市半年时间,股价接近翻倍,科创板次新股禾迈股份(688032.SH)在7月7日成为目前A股市场除了

热评:

Sinoeconbit(保定)453天1小时14分6秒前
注册制为什么新股申购不用预缴款,如何真正体现市场对新股的真实需求?
Sinoeconbit(保定)453天1小时18分36秒前
太多了,通过率也高,都想趁好时候挤破头上市,也不知是为了更好发展企业,还是更多是圈钱套现。现在快4900家上市公司了,希望明年别是常见1000家上涨而仅5000家下跌。目前a股ipo新股申购不像美股和港股更市场化,不用预缴款,没钱也可无脑申购,导致新股有伪需求,推高了注册制新股的发行价或者非注册制主板新股的首次开板价,推高了新股上市初期价格。不知道大量公司上市一两年,大小非解禁后,是更多的减持套现甚至清仓式套现,还是坚定持有更好发展企业?希望是后者。也不知道如果后面暴露有带病上市,甚至造假上市,有没有追责和惩罚机制。希望不会总是这么多企业抢破头上市,化解ipo堰塞湖成了伪命题,希望不是都想挤破头粉饰财报上市圈钱套现,甚至有的不惜造假诈骗。希望别都上市1-2年后,业绩就下滑甚至亏损,会有人关注这方面。希望上市是为了更好发展企业所有股东都受益,别上市1-2年大小非解禁后,就大幅减持甚至清仓式减持(比如赛诺医疗之类)。希望上市后违法违规(比如紫晶存储)或者暴露带病上市,甚至造假,有人关注,大股东和承销商有担责。 希望留言大家讨论下
Sinoeconbit(保定)453天1小时19分34秒前
太多了,通过率也高,都想趁好时候挤破头上市,也不知是为了更好发展企业,还是更多是圈钱套现。现在快4900家上市公司了,希望明年别是常见1000家上涨而仅5000家下跌。目前a股ipo新股申购不像美股和港股更市场化,不用预缴款,没钱也可无脑申购,导致新股有伪需求,推高了注册制新股的发行价或者非注册制主板新股的首次开板价,推高了新股上市初期价格。不知道大量公司上市一两年,大小非解禁后,是更多的减持套现甚至清仓式套现,还是坚定持有更好发展企业?希望是后者。也不知道如果后面暴露有带病上市,甚至造假上市,有没有追责和惩罚机制。希望不会总是这么多企业抢破头上市,化解ipo堰塞湖成了伪命题,希望不是都想挤破头粉饰财报上市圈钱套现,甚至有的不惜造假诈骗。希望别都上市1-2年后,业绩就下滑甚至亏损,会有人关注这方面。希望上市是为了更好发展企业所有股东都受益,别上市1-2年大小非解禁后,就大幅减持甚至清仓式减持(比如赛诺医疗之类)。希望上市后违法违规(比如紫晶存储)或者暴露带病上市,甚至造假,有人关注,大股东和承销商有担责。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