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创新投入

创新投入

汪涛:聚焦中国经济最受关注的八大问题

人均资本存量仍较低,仍需加大投资升级制造技术和设备,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基建(包括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 由于美国及其盟国限制对中国出口先进技术,中国将持续扩大,不过投资回报效

发布时间:2023-07-28
评论(0)

对在美国和北美生产和销售的相关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这也引致外资加快投资于美国的电气设备等行业。 从私人固定资产投资看,美国知识产权投资维持较高水平,新技术持续加大,制造业“回流”政策显效。疫情以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04
评论(0)

电煤供应,电网企业要坚决守住民生用电和安全生产底线。要着眼长远、系统施策,持续完善能源电力保供长效机制。要加大电力项目投资力度,加强科技,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综合保供能力。 国家能源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04
评论(0)

电力项目投资力度,加强科技,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综合保供能力。(证券时报) 两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应披露上一年度处理处罚及民事赔偿信息 7月3日,财政部、证监会发布《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07
评论(14)

多年以来非常重视科学技术,所以现在全社会研发支出占整个GDP比重已达到2.55%的水平,研发支出总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比欧盟所有国家加起来还要多。 作为持续投入和努力的结果,中国创

热评:

Master lees(海南)124天2小时49分1秒前
徐司长对很多事物有自己的独到看法,而且大胆敢言,难能可贵啊!
吾爱吾家9882(四川)130天22小时38分57秒前
统一大市场,但各个地方财政分割,连社保/高考都不一根线,怎么统一?攻克卡脖子,那么多985急急忙忙考公考编,这个怎么去卡脖子?
网友003号(四川)18分25秒前
说难听点,天天倡导或者赞美吃苦是违反人性的,现在吃到多少甜头以后要还多少苦头
发布时间:2023-05-13
评论(0)

大部分研发和首发上市。 某些国家的影响更为明显。多位人士告诉财新,对于英国而言,当前已不是上市名单的优先次序。“英国是不赚钱的市场”,李京帅说,NICE的评审体系追求成本效益最优,强调整体资源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5-13
评论(15)

会首先在当地寻求上市。美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实行创新药自主定价的大国,这亦使其吸引了全球大部分研发和首发上市。 某些国家的影响更为明显。多位人士告诉财新,对于英国而言,当前已不是上市名单的优先次

热评:

凯歌xhF(湖南)151天1小时34分36秒前
三明模式所产生的蝴蝶效应。
mamahuhu123(江苏)151天22小时16分9秒前
"立法明确禁止联邦政府不得谈判药价。"这句话是不是问题?
财新网友n5LRSA(广东)151天22小时57分46秒前
监管部门不应该按照仿制药集采的思路管理创新药,创新药不是进了医保就完事了,创新药上市到得到市场认可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就给创新药一定的时间允许其自主定价,这样既能促进创新药产业发展,也能兼顾患者可及。
发布时间:2023-05-10
评论(0)

“创新驱动”国家战略之下,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与研发投入相关指标的重要性凸显。评价企业,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给企业评定资质、配置资源、投入资金、适用政策、奖励表彰等等,都和这些指标高度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4-29
评论(31)

。 民企的科技,与其自身的发展信心和稳定预期有莫大关系。对它们来说,科技创新是一项风险投资。当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较为乐观,自然会在科技创新上积极布局,甚至超前投入;反之,企业则会减少投入,即便是明

热评:

passage(上海)163天21小时40分23秒前
现在上面说都是往好的说,关键要看下面怎么做。
左兴华(北京)165天14小时20分14秒前
不是"让",应该是"拜托"。
Kurtz(广东)165天22小时40分54秒前
下次的社论,探讨一下维稳部门的产业化如何可以减轻就业压力和增加GDP。用真理部自己的叙事逻辑,正在发生的现实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双螺旋急速下滑。大家不期望上层建筑可以适当超前经济基础,但起码也要跟上经济基础的高速膨胀吧?现在是上层建筑给经济基础套上“缰绳”,说的跟做的相反…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