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存贷款基准利率

存贷款基准利率

【周末特供】易纲执掌央行五年回顾: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与市场化改革

、汇率市场化改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建设现代央行制度的主要议题之一。易纲在任期内继续推进了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自从2015年10月之后就没有再调整过...

发布时间:2023-07-29
评论(24)

革。 中国人民银行自从2015年10月之后就没有再调整过,但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定价依然是以基准利率为基础,这就导致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存在“利率双轨制”,即一部分资产的定...

热评:

财新网友6rO5Cc(上海)12天2小时44分39秒前
顶住了政治压力,一直没有打开宽松的口子,是一位有性格的学者。
sdafasdf(北京)12天3小时3分15秒前
我只知道钱变得非常毛了
dkpctc(浙江)12天3小时9分22秒前
最早知道易纲老师还是考研时那本黄皮《货币银行学》。
发布时间:2023-06-25
评论(6)

的竞争环境导致的挤出效应。因为这不利于提高效率、持续发展。这种情况亟待改变。 举个例子,目前金融机构一年期相差2.85个百分点。如果以此为代表计算,全国金融机构220...

热评:

oneby(重庆)107天3小时29分49秒前
上次看到一篇报道,准备投7万亿到储能这块,说明基础的逻辑依然没有变
栗龙之木(湖南)113天15小时36分43秒前
写的到位,政府该干政府的事情,国资该干国资该干的事情,不要错了位置
Master lees(美国)113天19小时22分43秒前
“在基本社保方面,只让企业承担责任可能负担过重,政府能不能也承担一部分支出责任,作为规矩定下来,以减轻企业负担。”
发布时间:2023-05-16
评论(1)

”。但考虑到存款利率“压舱石”的角色、中美利差倒挂的现状,当前直接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仍有一定阻碍。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已逐渐淡出货币政策舞台。贷款方面启用了挂钩...

热评:

段巍(浙江)153天14小时31分37秒前
居民不买房,消费也仅限于偶尔吃喝玩乐。耐用品消费离不开房地产的繁荣。
发布时间:2023-05-15
评论(1)

系内部“市场化的回购利率与传统并行”,并在适当时候出现市场利率和政策利率的矛盾:2017年金融去杠杆期间市场化利率上破贷款利率、2020年以来市场利率屡屡逼近政策利率...

热评:

沐灶金(浙江)155天8小时45分39秒前
利率市场化
发布时间:2023-05-09
评论(4)

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2014年11月起,央行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内,6次下调,房贷利率也是从2014年4季度进入下行阶段。在其他几...

热评:

章鱼丸子1984(上海)83天18小时51分17秒前
什么时候经济复苏带动房价上涨,而不是靠房价上涨。实体经济才能真正复苏。
财新网友eeP9ACPxs(北京)146天17小时28分56秒前
服了 还涨呢?
三角进攻(重庆)161天12小时30分57秒前
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发布时间:2022-08-20
评论(15)

财政政策,两次大幅调降存款准备金率,连续大幅下调各项。 但在他看来,比宏观政策应对更重要的是推进了一系列改革开放举措,“好多改革都是那个时候危机倒逼出来的,首先是国有...

热评:

A杨乐(河南)419天4小时41分20秒前
无奈之举措吧……分税制改革,中央地方财政“分灶吃饭”,农村联产责任制(大包干),财政的翻版……给你当总理上台你也这样搞!没办法,很多的是无奈之举措!
A杨乐(河南)419天4小时44分31秒前
你说怎么办?你给个处理平衡的办法?我们都听你的!很多事都是无奈!
A杨乐(河南)419天4小时45分38秒前
乡村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钱从哪里来?我问你? 好多农村已经空心化成什么样子了?都是些老弱妇孺……种地的(以前叫地主)都是60岁的老年人了,年轻人还愿意种地吗?
发布时间:2022-08-17
评论(12)

到了6%。不过中国央行应对那一轮高通胀做得比较成功,货币从宽松转向紧缩非常及时,而且紧缩的力度也非常快。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中国央行就开始提高准备金比率,到下半年开始提高

热评:

我想我是海612(重庆)380天17小时7分42秒前
确定是最?至少我还没看到最,只有更
财新网友浩然(辽宁)422天8小时12分32秒前
能确定是最艰难的吗?
立青心台(杭州)423天16小时40分47秒前
其实历史不是自然形成的 都是某些个人的偶然选择
发布时间:2021-09-03
评论(4)

2015年,当时经济也处在短周期下行阶段,央行也采取了类似的宽松货币政策:五次下调人民币,九次引导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并适时下调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中期借贷便...

热评:

singleline7XT(中国香港)771天17小时58分10秒前
解决方法很简单,地方政府减债的同时, 中国中央政府要透过大量增发国债(或税收大量返还给地方政府)的方式, 来自己大幅增加杠杆率, 得到新的资金再拨给地方政府, 用作减债和增加各种投资和支出, 从而带动和剌激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增长, 推高国内内需需求, 避免外需减弱再推动GDP增长率进一步下跌. --- 笔者这文章是近期难得的佳作, 与辜朝明(Richard Koo), 理查德·沃纳 (Richard Werner) 和 现代货币理论 (Modern Monetary Theory) 的各种观点, 是完全吻合的.
刘晓曙2737(北京)774天5小时32分46秒前
没有招的招
WRa(成都)774天7小时12分29秒前
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