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贷款利率放开

贷款利率放开

对央行上调MLF、SLF及逆回购利率的解读

策基准利率。 2、MLF操作利率逐渐成为政策目标利率,并首次上调 以往我们的中长期利率基准以存贷款利率为标尺,但在存之后,对于中长期利率是缺失政策基准的,因此需要重新确立一个新的政策利率作

发布时间:2017-01-11
评论(0)

。但我们依然坚持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新的底部约束为3%。原因是1年期MLF已经成为新的货币政策长期利率中枢。以往我们的中长期利率基准以存贷款利率为标尺,但在存之后,我们对于中长期利率是缺

热评:

发布时间:2015-11-05
评论(0)

文|黄育川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中国业务局前局长 近日,中国央行宣布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加之此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 前几年中国开始金融改革时,主流观点认为

热评:

发布时间:2014-04-21
评论(0)

      利率市场化与余额宝的兴起 高善文 姚学康 尤宏业 2014年3月24日   内容提要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利率市场化现状,以、存款利率管制为前提,构建利率

热评:

发布时间:2013-12-09
评论(0)

只是“市场化”的开始,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才是利率市场化的核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其中金融改革部分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

热评:

发布时间:2013-09-03
评论(0)

反腐、行政审批权下放、,到在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并未大幅放松货币政策。报告预期,这一届三中全会“将会成为改革的催化剂,在改革的议程上敲下更多党的图章”。■

热评:

发布时间:2013-07-26
评论(0)

贷款,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将下降,成本将更高。若如此,则与改革初衷相悖。 短期内,此次不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有太大冲击。然而,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取向,意味着银行将逐步失去利率双轨制保

热评:

发布时间:2013-07-25
评论(0)

子。 他说,这次并非是针对利率本身,而是释放出信号。新政中的所谓改变贴现利率加点方式,实际上早就没有管制了,房贷利率说法也只是再次强调而已。 “与欧美日不同,我们国家对于银行的隐性担保一定

热评:

发布时间:2013-07-22
评论(0)

估值短期受压中期上升。 杨德龙认为,此举将加剧金融业竞争,利于优胜劣汰。而个人房贷利率不放开,因目前房价上涨压力仍大,避免房地产泡沫进一步吹大。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具有战略意义。■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