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搜 > 贷款脱媒试验

贷款脱媒试验

重庆处置P2P违规业务

,只是其所面向的公众范围更大,更不确定。 自2009年开始的两年间,中国树以此类旗号、提供贷款服务的网络平台已从寥寥数家增至数十家。(参见本刊2011年第33期“”) 根据有关部门对重庆地区

发布时间:2012-10-26
评论(0)

)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知名机构有宜信、拍拍贷、畅贷、人人贷等。据拍拍贷提供的数据,2006年至今,中国已有大约200家网贷公司。(相关报道见本刊2011年第33期“”) 这些网贷公司无论大小

热评:

发布时间:2012-09-14
评论(0)

作为中介。中国也有一些类似公司出现,如人人贷、宜信(相关报道见本刊2011年第33期“”)。 不光商业银行的借贷功能、支付功能可被互联网公司替代,保险公司的销售功能也被互联网销售部分替代

热评:

发布时间:2011-09-19
评论(0)

,财新《新世纪》刊发全面厘清P2P在中国发展现状的特别报道“”。23日,银监会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在这份《通知》中,银监会称之为“人人贷信贷服务中介公司”的P2P贷

热评:

发布时间:2011-09-15
评论(0)

很多都存在巨大的违法风险。而P2P的业务模式并不被现行法律所禁止,也不需要申请管制严格的金融业牌照,因而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但很多人却开始为此担忧。 8月22日出版的财新《新世纪》周刊以《

热评:

发布时间:2011-09-13
评论(0)

调查“”,发表在8月19日的《新世纪》上,描述了这类在国外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小额信贷新型模式,在中国快速生长的种种现实。但监管当局立马看到了风险:资金是不是从银行体系流出,通过此类平

热评:

发布时间:2011-09-13
评论(1)

技术安排简单来看,这便是网络版的民间借贷,只是其所面向的公众范围更大,更不确定。(参见本刊2011年第33期“”及“Zopa:‘摈弃银行,每个人都可以有更好的交易’”) 在中国小额贷款通道

热评:

刘洋12(财新网Android版)86天18小时3分24秒前
站在今天来回顾,嗯值得唏嘘
发布时间:2011-08-19
评论(0)

  平台拓荒 提供贷款中介业务,员工数千人,网络覆盖全国30个城市,但这不是一家商业银行,也没有监管当局核发的经营牌照。 作为业内最大的一家,宜信成为小额信贷联盟的理事会成员,并可能牵头即将成立的P2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