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倒卖个人信息

倒卖个人信息

国风|侵犯个人信息的多是“内鬼”

西西安第三方电信公司工作人员张某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福建龙岩某公司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均涉及“内鬼”非法获利的犯罪情形。■

发布时间:2023-08-12
评论(6)

有限公司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山东济南席某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陕西西安第三方电信公司工作人员张某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福建龙岩某公司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均涉及“内鬼”非法获利的犯罪情形。 有

热评:

回来了(山东)66天1小时31分55秒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高发" ——十年来各种网站,软件,互联网服务实施了各种实名制、备案制、申报制,其宣传的目的之一就是防止非法信息传播,为什么十年后个人信息还是会被滥用地愈演愈烈呢.
陆荏蚁(广东)61天16小时34分41秒前
相反,实名制后,更容易采集用户信息来贩卖…
山高月小0(福建)64天3小时21分3秒前
行政单位内部人事部门利用人脸识别打卡设备采样员工人脸信息卖掉
livermores(上海)64天21小时53分4秒前
公安内鬼也多
发布时间:2022-09-10
评论(2)

性成效。上半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0.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2万名,同比分别上升73.7%、78.4%。 电诈犯罪链条,不仅涉及诈骗一种犯罪,围绕其产生的产业链及黑灰产,存在

热评:

iceber(上海)402天18小时35分4秒前
为什么中国是电信诈骗的蓝海,不仅仅是人多吧,长期的单一化好坏教育是否起到了愚化的作用,加上信仰的虚幻和非多元,让诈骗更容易实施,不知道世界上其他人口密集地区是否也有这么多这么严重,如果没有为什么
财新网友Fx0CIp(杭州)40分35秒前
这篇总体质量不错。但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关注被骗人重复被骗的数据。
发布时间:2022-09-09
评论(21)

。上半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0.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2万名,同比分别上升73.7%、78.4%。 电诈犯罪链条,不仅涉及诈骗一种犯罪,围绕其产生的产业链及黑灰产,存在、偷渡

热评:

XUHLu0U(山东)41天15小时20分53秒前
不下载反诈app,被诈骗了是又可笑又可气。
RoAdhogGGgg(武汉)399天15小时4分44秒前
购物注册用一个手机号,日常联络用另一个手机号
黄雁城(佛山)400天19小时9分14秒前
反电信诈骗要严格依法,不然对正常商业活动影响很大
发布时间:2022-07-27
评论(3)

民个人信息,在下游“资金链”中不法分子对涉诈资金进行拆分、转移、洗白等。对于“信息链”关联犯罪,建议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信息保护法律框架下,规范数据采集、使用、储存的市场行为,对于违规

热评:

财新网友Nn2rth(上海)447天2小时46分30秒前
不光是隐私泄漏,比如案例中的抖音私信,就是抖音平台的一个基础功能——陌生人聊天
蓝天白云0905(安徽)447天4小时22分51秒前
严惩
1212dQQ(上海)447天13小时16分40秒前
没有隐私泄露哪会有诈骗
发布时间:2022-03-08
评论(0)

程序,已于3月5日正式生效。 全国政协委员许进:建议严禁租售游戏账号给未成年人 3月7日,据人民政协网,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呼吁完善法律法规,严禁和游戏账号,确保“防沉迷新规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2-03
评论(0)

款,应当事先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 七、关于客户信息保护 保险公司应当高度重视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信息保护,建立客户信息管理和保密制度,制定泄露客户信息的处罚措施,不得非法获取、使用或资料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6-04
评论(0)

一些基础发明的“应用”,和基础性、独创性的研究相去甚远,或者不过是披着“高科技”外衣的中低端产业链延伸而已(比如信息搜集刺激了“探头”“刷脸”扫描仪器的生产行业)。由于公司通过或赚取流量就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3-16
评论(0)

牟利,这是对投简历者的严重背信行为。这些简历一旦流到不法分子手中,就会成为精准诈骗的帮凶。所以,法律对于这些行为,予以严厉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置。不仅如此,法律还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