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大气层

大气层

为什么1.5°C温控目标如此重要

工业革命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变,在过去的近200年中,人类建造起最长的铁路网,最大的熔炉和最强大的蒸汽机,利用化石能源开启了工业时代。与此同时,随着化石能源的广泛应用,人类活动向排放了

发布时间:2023-09-23
评论(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穆拉德和福奇戈特还共同获得1996年阿尔伯特•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事实上,在穆拉德等学者发现NO是人体内信号传递分子前,NO的“名声”一直不太好,多被认为是破坏并制造酸

热评:

身着洁白的细麻衣(浙江)24天10小时5分34秒前
“伟哥之父”
发布时间:2023-09-12
评论(3)

纪90年代中期,核爆炸向高层大气释放了约545–765PBq铯-137,再通过平流层-对流层质量交换和大气沉降,这种铯-135/铯-137比值较高的铯-137放射性物质逐渐到达地表并进入食物链

热评:

本不必要(北京)35天9小时33分49秒前
铯137半衰期30年,那么80年前核武器爆炸影响应该很小了才对。巴伐利亚应该有第三个铯来源才更合理。
财新网友ERSoe6(广东)35天18小时15分11秒前
放射性元素含量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
时间旅行者6114(河南)35天18小时38分20秒前
细思极恐
发布时间:2023-09-09
评论(8)

由很简单,“我不想物理学300年的积累成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拉比后来一直致力于研究雷达,他觉得这才是和希特勒抗争的正确方式,而不是扔下一颗有可能烧毁的超级炸弹。 2023年8月22日,导演克里

热评:

月球上的人emk(上海)31天3小时7分54秒前
我得多读书。。
lotus278(广东)33天17小时35分3秒前
看完后让人沉思。
heartbeat(天津)34天17小时24分7秒前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核弹确实保护了不少人
发布时间:2023-08-22
评论(27)

,并指出监测中放射性物质的方法,在技术上是成熟的。 中俄政府还援引日方估算,即海洋排放的成本约为34亿日元,相当于仅为蒸汽释放成本十分之一,并认为“显然,日本选择是基于经济成本考虑”。两国还向

热评:

changgouliuyue(江苏)49天6小时55分38秒前
说到点子上了。世界范围内的舆论制裁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原因就在这里。
TomasTso219(加拿大)53天22小时31分42秒前
海洋就是大自然的“污水處理池”,太陽是蒸餾能源。 地球的物質就只能在地球生態環境內循環------來自於大自然,最終也就只能利用大自然稀釋污染濃度,回歸大自然。 人類只是地球的過客,不可能改變氣候,更沒有能力毀滅地球的,如何有效率利用沒有”再生能力”的地球資源,大原則就是愛護人類的生活環境。 倘若地球的物質,包括水和空氣,開始從地球流失,那麽,就啓動了地球漸變為火星的進程。 所有的“人造物”,當所設計的功能消失後,就是“垃圾”,唯一的歸宿還是地球-----人類應該覺醒物質不滅,所有工業活動最終就是不斷的製造“廢棄物”,所有來自於地球的物質---- 無論“核廢料、高分子塑膠、各種合成化學物質”---最終,所有來自於地球的物資只能回歸於地球生態系統,沒有其他的可行方案! 每個人真正能做到“有意義”的工作就是“reduce(減量)”,其次是“reuse(重複使用)”,再其次是“recycle(回收)” ,哀嘆是沒必要的,有了這種認識對“廢棄物”的概念就會上一個臺階。
swfswf(广东)54天4小时58分46秒前
很明显科学得出的结论是安全的,既然是安全了就没必要排了是吧?可以留给日本民众自用啊。
发布时间:2023-08-14
评论(0)

。 他表示,新加坡下一步将探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天然气的使用不可避免会产生二氧化碳,以碳捕集的方式回收,尽可能减少进入的温室气体。存储是新加坡面临的困难之一。“我们的土地面积非常有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14
评论(0)

。 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2022年6月中二氧化碳浓度约421ppm(百万分之一),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则为275ppm。黄震表示:“从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看,化石能源(煤、油、气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28
评论(2)

活压力太大,人与人竞争太激烈,人口减少是好事。环保主义者也希望人口减少给地球和减负。 人口问题的关键不在总量,而在结构。老年人太多,年轻人太少,养老金就成了大问题,这样的社会结构很难有科技创新

热评:

陈捷Jane(四川)111天15小时6分1秒前
仍然双脚离地
财新网友k6OF0x(江苏)111天15小时49分41秒前
享乐主义是本性。既然大家都认可消费是良方,那生孩子是消费吗?
发布时间:2023-06-09
评论(2)

,就会继续有烟雾飘入。” 野火的蔓延与气候变化有紧密关联。联合国去年的一份报告警告,由于气候变化,到2090年,全球野火的强度预计将增加57%。一方面,干热天气使火灾传播得更快、燃烧时间更长;另一

热评:

Shoob(北京)126天17小时5分49秒前
加国地方政府难辞其咎
海上特工(广东)129天19小时20分50秒前
严重污染环境,加拿大应该担负起责任,拿出有力措施。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