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低生育率

低生育率

最新财新周刊|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研究“半边天”的女侦探

所作为,比如增强托育服务、发展护理部门,减少照顾孩子、老人的成本,让女性更多地从家庭中解脱出来。 、人口老龄化是包括中国在内不少国家面临的挑战,一些研究者开出的药方是鼓励生育,用更多出生人口来

发布时间:2023-10-14
评论(0)

作更有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需要有所作为,比如增强托育服务、发展护理部门,减少照顾孩子、老人的成本,让女性更多地从家庭中解脱出来。 、人口老龄化是包括中国在内不少国家面临的挑战,一些研究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29
评论(3)

来,中国面临严重的问题,出生人口不断下降。2022年出生人口降至956万,只有2016年新出生人口数1883万的一半左右,并且总人口开始进入负增长。中国的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已经超过30年,近年

热评:

国运up(湖北)43天14小时46分50秒前
人口衰退是大问题。
遛猫达人(浙江)47天13小时22分7秒前
这补贴款哪来的呢?
琳nt4(广东)48天15小时30分36秒前
没房子,一家老小全挤商品房了,刚供了几年还有几十,一套商品房3间房年,老人家一间,还在读书的小姑一间,剩一间主人房。哪有多余房间给未出生的小盆友?就很绝望
发布时间:2023-08-18
评论(19)

低的生育率。 中国的几乎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从2017至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已经连续六年下降,2022年出生人口降至956万,只有2016年出生人口数1883万的一半左右。从1991年以来

热评:

Tommy2323(福建)10天3小时28分34秒前
不是很赞同。个人感觉发钱在美国行得通,但在国内未必,因为实际情况不一样啊。美国那种本来大多数人就是在提前消费的环境,多一笔现金可能真的会大幅提升消费动力。就像是月光族突然手里多了1000块钱那种。但是国内本来就是仓鼠党不少,总的存款数额又不少,说明很多人不是没钱,是不敢花钱。这种需要提振对未来收入信心的,哪里是光靠发几千块钱能搞定的?我很怀疑。我认为多了这几千块钱,本来就会消费的还是会消费,本来就不打算消费的人还是会存起来,那么这样的话发的钱全沉底了,就没有实际意义。生育补贴同理,差的不是底层教育的钱,更多是因为经济形势带来的内卷压力,这种不靠舒缓劳动力市场和教育的关系,去发钱是没啥实际作用的,个人意见。
chcgghjd(贵州)10天14小时22分52秒前
知易行难
财新网友Fx0CIp(浙江)10天14小时36分40秒前
三胎奖励本身就是对人的不尊重。所有小孩都应该有同等的福利。功利主义盛行会不断撕裂社会,到时候必然自食其果。
发布时间:2023-08-14
评论(30)

和时间的负担是拉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下图分析比较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生育率的关系,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东亚国家的作业时间比较长,生育率则相对低,而欧美国家的学习时间比较短,生育

热评:

回来了(山东)63天20小时13分32秒前
这个回归线可能比本文配图更为陡峭,因为2022年全国平均的总和生育率为1.1,而北京上海江苏这些发达地区的这个值更低。
fishJ9o(广东)9天21小时41分4秒前
按目前的教育资源分配状况,人口减少,教育内卷程度是一定会大幅降低的,目前教育内卷的内因是家庭投入争夺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好大学) 文章的论述,更适合于讲述人口减少不会降低未来就业等竞争程度,但不适合于讲述不会降低教育内卷。
偷懒的鱼(海南)16天4小时39分47秒前
教育内卷的本质原因是高收入就业岗位的占比少,如果是以上大学为目标,教育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出生人口数量减半一定是高考通过率提升,但大家其实卷的不是高考入学而是高考排名,那问题就不会有什么变化,什么时候社会劳动岗位薪金差异、蓝白领薪金差异缩小,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吧
刺激2020(上海)16天20小时31分25秒前
中国(不含港澳台)15岁学生平均每周的学习时间将近60个小时。 不光看学习时间,从内容上看,有大量的学习时间是放在一些重复机械的背诵,刷题,这些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事情上的。
发布时间:2023-08-12
评论(33)

  前言 文|财新周刊 袁小珊 仇一 于海荣 2023年中国经济步入疫后修复阶段,在经济社会活动快速重启的同时,一些累积已久的问题如、老龄化加速以及教育、养老和医疗担忧,与疫情三年带来的新变

热评:

财新网友zDlbU0(四川)17天5小时26分13秒前
这个其实就是户籍改革就行
今日方知我是我(广东)17天19小时39分14秒前
好的高校都在发达地区,是不是不拿中央拨款补助的就专注招本省本地学生呢?生落后地区的考生就该没有好学校或者没有书读吗? 最好的办法全国一张卷,按分数高低取学生就行,唯一的一小部分名额2%-3%给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劳模烈士子女…以护卫社会与发展公平
财新网友Qq89EE(广东)59天18小时31分53秒前
最好的做法是啥呢,全国一张卷,但是招生计划按照资金来源决定。比如部属高校拿中央拨款,那么全国统招。省属高校,那么就优先照顾本行政区考生,降分录取。如果省属高校拿了中央资助,那么就按照中央出资比例拿出对应的人数全国统招;部属高校拿了地方补助也同理。但是这种妥协都很难做到
发布时间:2023-08-09
评论(8)

956万,只有2016年出生人口数1883万的一半左右。的根源是生育成本过高,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中国的生育成本几乎是全球最高的。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出关于降低

热评:

t6404(北京)60天2小时22分54秒前
8月16日,新加坡警方以涉嫌洗钱和伪造文件等罪名逮捕了10名外国人,这些人均持中国护照,查获或冻结的总资产超过10亿新元(约合人民币53.4亿元)。这些钱说不定是从国内洗出去的。 梁建章建议中央每年发育儿补贴,很多人觉得发不起。现在每年新生不到1千万,这一个案子的钱就够每个新生儿发500块,全国现在每年查那么多大贪腐的案子,查的钱发给新生儿的话,建议有心有料的人给算算。不是发不起,是愿不愿意把别的事摆在这事后面。
子洋 Eric(北京)67天23小时31分51秒前
之前美国那个华裔的总统候选人杨安泽就是这个思路,他那本《全民基本收入》我还没看完,他就宣布退选了
Noah8107(上海)68天2小时3分52秒前
刺激已经不够了,建议试试电击
发布时间:2023-08-04
评论(31)

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我们相信,这些政策会对提振信心和消费有所帮助。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关注中国经济的一个长期隐患,那就是问题。 我在跟很多企业家讨论关于投资信心的问题时,都会感受到

热评:

TeubnerD(江苏)68天21小时6分57秒前
我觉得这些所谓专家讨论一个议题,就喜欢把所有东西往自己的领域上靠。本文中给科技创新和人口赋予一个生硬的联系,其逻辑相当混乱。人口增加一般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结果,而非原因。与人口相比,教育水平、科技政策、资本投入对科技创新明显有更重的权重。现在这个时点再谈鼓励生育已经太晚了,育龄夫妇本就不算特别多,再怎么生相对总人口都是杯水车薪,而且所有生育政策的影响都有滞后性,强行干预的后果难以预见——凛冬将至,现在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规避冬天,而是要准备资材过冬。
财新网友eeP9ACPxs(北京)69天22小时15分23秒前
关注孩子,也得从关爱大人开始
财新网友三分(浙江)71天5小时22分28秒前
冷知识:加拿大4000万人口,澳大利亚2600万人口。 冷知识:“灵活就业”几亿人有人知道吗?青年失业率真实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3-07-31
评论(2)

童数量持续增加的同时,中国总人口却呈现人口增速放缓、和老龄化持续加深的趋势。未来一个时期中国仍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在当下高流动的“迁徙中国”背景下,若当前状况依然不变,中国人口

热评:

卖鼠药的耗子4566(北京)77天18小时4分25秒前
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简单。西安的回流生事件就是很好例证。
财新网友YGsWPP(浙江)77天20小时37分15秒前
留守儿童是怎么出现的,公民没法自由的参加义务教育,要看房产证和户口本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