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二胎生育

二胎生育

【周六特供】深度:高龄少子难逆转 中国怎么办?

开生育限制政策为例,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是最早呼吁彻底放开的学者之一。他此前向财新介绍,学界自2000年开始发出调整生育政策的声音,并一度乐观预计在两三年内就能“解决这个

发布时间:2021-05-14
评论(45)

放开生育限制政策为例,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是最早呼吁彻底放开的学者之一。他此前向财新介绍,学界自2000年开始发出调整生育政策的声音,并一度乐观预计在两三年内就能“解决这

热评:

6717018(上海市)881天23小时18分12秒前
面对少子化的老龄化社会的现实,期待社会尽早形成生孩子的重要性超过工作的重要性,并由适当的生育补偿机制,让妈妈们快乐生娃、养娃
财新传媒客服部(北京)23分25秒前
您好!如您方便可添加客服微信:caixinkefu001帮您具体查询下。谢谢!
Jwanliu(北京)618天2小时48分19秒前
为什么我按期续费,文章却打不开?
闪电豆(黄冈)619天2小时21分58秒前
这后面还有一句,“舜不告而取(舜未告知家父便娶妻),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段的释义有争议,并不如同字面联想的那样简单。
发布时间:2021-05-12
评论(1)

回落,也加速了出生率的边际回落。2016年,中国“二胎政策”正式施行,前期积累的生育需求集中释放,二孩及以上占全部出生人口比例在2017年快速上升至59%,成为了近年出生人口的重要支撑。但是,

热评:

250GB(江西省上饶市)883天17小时8分12秒前
人口下降,人均资源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就会提高,这是40年来宣传的,植入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理念。
发布时间:2020-12-23
评论(5)

2014年发表论文《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预测:“假若 2012 年立即全面放开政策,未来4 年内,我国年度出生人口将分别达到3540 万、4995 万、4025 万、3540

热评:

财新网友qF3MxN(浙江省)966天6小时25分39秒前
用计划生育的官员负责去鼓励民众生育,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事,没有了计划生育,这些官员如何安置?主席说过干部才是决定政策推动的动力!希望不是叶公好好龙!
6763627(上海市)986天4小时25分3秒前
这个人应该为离谱的预计,错过政策调整窗口出来负责
Dream天蓝地绿(中国)30秒前
中国在超过十亿人口时,都不应该放弃生育限制和鼓励生育。中国现时更迫切需要的是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
发布时间:2020-04-17
评论(0)

,要求“收养人无子女”也是一个重大的障碍。这一规定出台的背景主要是与我国当时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相适应,但在全面放开的现在就显得尤为不合时宜。有研究表明,多名子女在一起生活,对儿童良好的人格和道

热评:

发布时间:2020-01-07
评论(0)

政策调整应谨慎还是加快? 反方观点2:政策调整应该谨慎,可以更大力度地鼓励,或有条件地放开三四胎生育。政策不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可以更大力度鼓励

热评:

发布时间:2020-01-03
评论(8)

老二”,但事实上,仅仅鼓励生二胎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考虑到不婚、不孕不育的因素,即使所有已婚并且能生育的妇女都生率也不到2.0,仍然低于更替水平。一个国家人口的生育率如果一直低于更替水平,那么

热评:

张金涛nTO(中国)40分33秒前
就业率,生育率,经济稳定增长。
那谁(北京市)1380天4小时39分55秒前
历史从不按数学模式发展。千年后还有携程吗?
hayter(上海市)1381天13小时9分45秒前
成本已经到天上去了,不减税不补贴,谁来养这些公共产品啊
发布时间:2019-12-12
评论(0)

。目前国内学界很多研究集中于讨论意愿,而众多研究发现,生育意愿与实际生育行为是有差别的。   上海社科院这一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已生育二胎群体的人口学特质,而我们的研究则探究了她们生育的潜在的

热评:

发布时间:2019-11-02
评论(0)

已逐步放开率也始终在1.5-1.7之间波动,基本可被纳入低生育率国家。由此,应用第二次人口转变的理论框架分析中国的家庭行为,对理解中国的低生育率具有一定的启示。   第二次人口转变的影响主要

热评: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