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二氧化碳捕集

二氧化碳捕集

道达尔能源徐忠华:积极探索CCUS商业化推广

吨级CCUS项目。 据前述清华大学报告,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和规划建设中的CCUS示范项目已接近百个,其中已投运项目超过一半,具备能力约400万吨/年,注入能力约200万吨/年,分

发布时间:2023-09-08
评论(0)

%,收入减少约59亿美元。 此外,《报告》还梳理了近年国际上大规模利用的绿色技术——利用与封存的进展。主要撰写人、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建筑学院副院长梁希介绍,直接空气碳捕集和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29
评论(0)

、运输及再利用或安全封存的技术组合,是当前全球公认具有潜力和实效的减排手段之一。 中国制造企业与能源企业力图深入合作,抓住航运能源转型带来的市场机会。全球首个万吨电制绿色甲醇项目将于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29
评论(5)

头巴斯夫签署谅解备忘录,加速开展船舶碳捕集系统的海运商业化应用。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指、运输及再利用或安全封存的技术组合,是当前全球公认具有潜力和实效的减排手段之一。 中国制

热评:

刘绍荣(中国)75天1小时42分20秒前
格局变了,产业也要变
马达加思加(北京)75天19小时15分18秒前
船舶为啥不考虑用氢呢?
默然默(江苏)76天10小时38分34秒前
大才是正义
发布时间:2023-07-13
评论(0)

”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正式投运,标志着国内首次实现液体二氧化碳长距离密相管输,对推动国内CCUS(、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氧化碳管道运输在运输规模、成本和社会效益方面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05
评论(0)

合。优化整合行业相关研发平台,创建高端聚烯烃、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利用等领域创新中心,强化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测试评价、试验检测等平台作用,推进催化材料、过程强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13
评论(0)

,将有助于中船动力在低碳绿色船舶领域的差异化布局,取得竞争优势。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指、运输及再利用或安全封存的技术组合,是当前全球公认最具潜力,最具实效的减排手段。 在整套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04
评论(5)

大宗商品能源研究总监朱坤锋此前介绍,全球与封存项目成本差异较大,平均成本约每吨56美元(折合人民币397元),远高于国内每吨约50元人民币的碳价。若仅从经济性考虑,企业直接购买碳排放权比投

热评:

马源泽(广东)134天1小时33分32秒前
确实不如多种树
Dream天蓝地绿(广东)35秒前
有这钱不如多种树
财新网友90A69X(山西)135天18小时32分23秒前
这事太扯了,这能封存多少二氧化碳,九牛之一细胞。如果是财政支出干这事,那真无语了
发布时间:2023-06-02
评论(0)

存,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该项目的成功投用标志着中国海油已拥有海上油气田的、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中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项目投用后,将累计封存二氧化碳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