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房地产问题

房地产问题

野村陆挺:不必担心通缩 房地产问题主要在低线非核心城市
IMF:全球经济软着陆机会增加 但增长仍缓慢且不平衡

计,在2022年增长3.0%后,中国经济在2023年和2024年仍有望录得5.0%和4.2%的增速。 IMF指出,中国的可能会愈演愈烈,进而给政策制定带来挑战。要想恢复信心,就需要及时重组陷

发布时间:2023-09-18
评论(4)

本。也许经过三年五载阵痛期之后,一个稳定健康房地产市场才慢慢形成,虽然过程艰辛,但唯此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然,“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切实解决中国,从源头上看,还是需

热评:

david hu1798(中国香港)23天16小时13分37秒前
你前面出政策前的文章提出了出了政策后可能的三种场景,很不幸的是我们可能在第三种场景
幸福小鸟伏特加(北京)28天21小时13分24秒前
这文章凑字数的,没水平,地产出的问题谁不明白怎么回事
王军qyk(江苏)29天7小时4分12秒前
先活下来再说
发布时间:2023-09-13
评论(8)

的低迷。今年以来,外需也在放缓。三者叠加导致总需求疲弱,使企业和家庭的收入承压。在收入压力下,微观主体的信心转弱,减少自身支出,导致总需求进一步收缩。 需要指出的是,疫情和只是加剧总需求不足

热评:

猩哗社(江苏)33天10小时21分48秒前
收入又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说到底还是资产负债出问题了。先有资产负债表才会生成损益表。
董事长7267(广东)33天11小时45分44秒前
这样讨论,有意义吗?
dunfu(上海)33天16小时39分25秒前
一语中的“是收入承压,而非资产负债表衰退”。这句话解了对目前宏观经济认识的困惑
发布时间:2023-07-29
评论(1)

,“如果只是,还比较容易判断,但现在是房地产跟宏观经济复杂形势、居民提前还贷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企业经营也面临不确定性。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延期了一年。至于到期后会否再延,要看那

热评:

看天收麦子(中国)80天16小时58分44秒前
什么灰犀牛,那可是房间里的大象,都看见了,没人承认而已。
发布时间:2023-07-28
评论(37)

财新,政策延期是给行业自发调整争取时间,“如果只是,还比较容易判断,但现在是房地产跟宏观经济复杂形势、居民提前还贷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企业经营也面临不确定性。正是考虑到这些因

热评:

杨想百出(广东)15天7小时56分54秒前
不存在所谓的刚需。如果房价看涨,无论加多少杠杆,自己已经有几套房,都会买。如果房价看跌,无论利率多便宜,自己也就一套房或者没房,都会卖或者租。
Lazylady(北京)15天17小时24分13秒前
很早以前我也是这么看中国房地产的,看到俄罗斯的房价收入比之高,一点也不怀疑集体主义的优越性了,房价当然可以挺住,汇率目前看来只是计算和控制问题,只要没有70年代的内忧外困,只要能挺总归还是要挺着
GJYwrB(广东)16天4小时20分26秒前
文章挺长,但是回避了价格这个关键问题,居民政府债务都已经高企,政府要高价卖地还债,房企要高价卖房回款,居民失业、降薪实在加不起杠杆。核心矛盾就是房价已经远远与居民收入不匹配,市场极度需要一场价格重估。 可惜政府不想要价格回到合理区间,因为那将意味着大量地方政府破产,社会剧烈的缩表,银行倒闭,社会动荡。但是维持价格需要的代价越来越大了,人民币已经一路冲着金圆券去了。
发布时间:2023-07-21
评论(9)

延,从住宅到商业地产的悲观情绪也在蔓延。第三,之前主要的问题在民企,现在有一些国企也面临相当大的问题,甚至有些在境内做业务的境外房地产公司也面临相当大的问题。可以说接下来还会持续对整个经济产

热评:

CF666(上海)58天7小时48分40秒前
这篇文章在7.24局会议之前写成,确实有料,判断也准确
西西弗斯在赛博(山西)60天16小时57分16秒前
可惜没人听你的啊。
岭上春雪(重庆)88天8小时57分58秒前
任泽平:国民经济的大循环,正在从房地产、土地财政、银行这三角循环,转向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实体经济。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发布时间:2023-05-09
评论(2)

市复苏持续的关键在于市场信心恢复、供给出清和销售回款。解决宜早不宜迟,当前房地产市场尚未走出困境,风险尚未解除,建议尽快化解房地产行业困境。可以考虑七大措施: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以支持改善型需求

热评:

看天收麦子(中国)161天9小时7分53秒前
房价未崩,专家已疯。
财新网友qAkoLJ(中国)161天14小时53分16秒前
属于那种别人的馍嚼起来比较香的。
发布时间:2023-04-20
评论(0)

【推荐】 野村陆挺:不必担心通缩 主要在低线非核心城市 近期出口、消费、房地产回暖的持续性可能不强;但全年实现5%—6%的增长难度不大;复苏可能拉大地区间差距。 水利部长李国英:要高度重视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4-20
评论(0)

【财新网】 2023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5%,超出市场预期。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当前的经济复苏是真实的,虽然一些领域的复苏还不是很强劲,但不应对经济复苏过于悲观,2023年全年有望

热评: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