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科学|对于残忍之事的解释

,功能区域的想法却是符合现代大脑研究方向的(尽管也会受到脑连接主义者的吐槽),加尔在神经科学领域有其不可抹杀的启示。 同样,更细分地追溯起来,现代也可以说与颅相学一脉相承。被誉为“犯罪学之父

发布时间:2021-12-28
评论(0)

。在作者的研究中大多数的受访者明确质疑浪漫、婚姻和养育子女的叙事,这些叙事主导了中国公众对性别责任的讨论,例如有受访者提到: “我这辈子还有很多事没做呢,我想提升我的事业,我想要学习,因为我

热评:

发布时间:2019-11-02
评论(0)

家李玫瑾教授说,几乎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背后都站着有问题的父母。   还记得那个由欺凌者沦为被欺凌者的小跟班徐渺吗?   她的暴行,一方面是受到魏莱的胁迫,她自己也有跟班求保护的心态;另一方

热评:

发布时间:2019-10-08
评论(0)

和城市治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一次“乱炖”,通过跨界式写作,揭示了商业流行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时代,将被引爆的场景和可能性。 就如同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中对帕累托法则的颠覆一样,格拉德威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1-20
评论(0)

症的网页,同时在其单位办公桌内发现多种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以及其记录强烈悲观厌世情绪和对家人未来生活担忧的文字。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抑郁症患者是否可能伤害他人?长期从事研究的中国公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1-13
评论(0)

仿效应? 严控恶性事件的信息传播,往往还有第二个理由:避免模仿效应。   报道恶性事件,引发“模仿犯罪”——这一直是传播学、热衷的研究课题。 现实生活中似乎总有这样的例子。或许你还记得

热评:

发布时间:2018-11-17
评论(0)

,河南56岁乡村男教师性侵16名小学留守女生案;2016年,互联网传播偏远乡村留守儿童淫秽视频案;2013年12岁湖南女童生子案等等让人触目惊心。然而,这还只是被关注到的一小部分,著名专家、中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1-09
评论(0)

即将他处理为敌人。譬如熟悉药家鑫案的专家李玫瑾教授,当对药家鑫进行客观的分析时,就被网友骂爆。 特别是李天一,他轮奸自己的女家教老师的事,不可能是真的,它最初由大嘴宋祖德所传,而后大家一谈起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6-30
评论(0)

的惩罚。但透过此案不难看到,包括当事女实习生在内,许多已成年并踏入社会的中国年轻女性,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尚缺乏“为自己设防”的观念和技巧。 中外许多家都指出,大多数性侵案件发生在熟人之间,而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