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科学奖获得者南开大学周其林老师、四川大学冯小明老师的工作都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特别是不对称有机小分子催化方面,香港大学化学系杨丹、常州大学史一安、西湖大学邓力、中国科大龚流柱、四川大学陈应春
马大为 周其林 冯小明 2019 王贻芳 陆锦标(Kam-Biu LUK)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2017 许晨阳 2018 林本坚(Burn J. LIN) 2019 王小云 参考资料
热评:
临哪些挑战? 行进中的中国科技评价制度改革 中国的有机合成:传统深厚,未来可期——专访周其林、冯小明 “隐形斗篷” “地毯斗篷”:挑战光学定律的超构材料 专访童文:5G将成为物理世界的神经连接网 余艾
建华、朱守非以及王立新团队,凭借“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项目,荣获今年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的提名专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冯小明对这个项目的评价是,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
科学”、“物质科学” 和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三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金。此前获得过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的科学家还有薛其坤(2016)、潘建伟(2017)、马大为(2018)、冯小明(2018
中的杰出代表。 去年,马大为获得美国化学会 Arthur C. Cope 学者奖,又与另外两名化学家(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南开大学周其林教授)一起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他用十年的时间发展
面临哪些挑战? | NSR专栏 吴仲义、蒲慕明:现今学术出版走上的错路 中国的有机合成:传统深厚,未来可期——专访周其林、冯小明 制版编辑 | 皮皮鱼
科学奖”由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三位科学家分享,以表彰其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 左四起为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马大为、冯小明
奖“生命科学奖”;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三位科学家获得“物质科学奖”;林本坚获得“数学与计算机奖”。 林本坚是未来科学大奖首位计算机领域的获奖者,也是该奖项首位来自中国台湾的获奖人。此次独享“数学与计
图片
视频
马大为 周其林 冯小明 2019 王贻芳 陆锦标(Kam-Biu LUK)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2017 许晨阳 2018 林本坚(Burn J. LIN) 2019 王小云 参考资料
热评:
临哪些挑战? 行进中的中国科技评价制度改革 中国的有机合成:传统深厚,未来可期——专访周其林、冯小明 “隐形斗篷” “地毯斗篷”:挑战光学定律的超构材料 专访童文:5G将成为物理世界的神经连接网 余艾
热评:
建华、朱守非以及王立新团队,凭借“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项目,荣获今年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的提名专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冯小明对这个项目的评价是,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
热评:
科学”、“物质科学” 和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三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金。此前获得过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的科学家还有薛其坤(2016)、潘建伟(2017)、马大为(2018)、冯小明(2018
热评:
中的杰出代表。 去年,马大为获得美国化学会 Arthur C. Cope 学者奖,又与另外两名化学家(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南开大学周其林教授)一起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他用十年的时间发展
热评:
面临哪些挑战? | NSR专栏 吴仲义、蒲慕明:现今学术出版走上的错路 中国的有机合成:传统深厚,未来可期——专访周其林、冯小明 制版编辑 | 皮皮鱼
热评:
科学奖”由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三位科学家分享,以表彰其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 左四起为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马大为、冯小明
热评:
奖“生命科学奖”;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三位科学家获得“物质科学奖”;林本坚获得“数学与计算机奖”。 林本坚是未来科学大奖首位计算机领域的获奖者,也是该奖项首位来自中国台湾的获奖人。此次独享“数学与计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