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负债消费

负债消费

赵建:世界将迎来碳、债、人三重“达峰”

态,表明人口的增长也处于达峰停滞阶段。原因有很多:首先,高企的房价和债务负担,使得很多年轻人“谈婚色变”、“望孩却步”,人们在中已经成为房奴、孩奴…。其次,来自发达国家的个人消费主义已经大大降

发布时间:2021-03-10
评论(0)

蓄抵消了其他家庭和企业的和投资。而这就是货币流通速度V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 而美联储新的“平均通胀目标”就是希望高通胀预期可以降低过度储蓄的行为,以投资拉动需求,使得经济走出长期停滞。 从这个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2-09
评论(0)

来或有缓解。 中国央行报告表示,“要坚持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此外,部分主体存在非理性,未来收入与还款支出不匹配,容易超过自身经济能力过度借贷消费,埋下金融风险的隐患。 按BIS口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2-09
评论(1)

半年的上升幅度超过31个百分点,居民债务继续扩张的空间已非常有限,相关风险值得关注。 央行指出,一方面,部分主体存在非理性,未来收入与还款支出不匹配,容易超过自身经济能力过度借贷消费,埋下金融

热评:

lyl22jh(中国)759天7小时4分44秒前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严重
发布时间:2021-02-07
评论(3)

易信息、信用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构建起大型互联网平台的“信用”支柱。他们通过挖掘用户的金融行为,分析用户金融行为特征,大量推送金融营销广告,使“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理念越来越被资信脆弱

热评:

freeair(江苏省徐州市)639天8小时3分34秒前
《资产管理产品介绍要素》,至少对银行理财产品介绍的篇幅长短没有限制,需要包含内容确实做了规定,但这是个行业标准吧,没有强制性的。
9148187(浙江省杭州市)46秒前
某些大型互联网平台旗下的小贷公司,嗯。。。 会是谁呢
10302619(中国)761天6小时2分37秒前
现在这种数据确实太容易获得了。对于个人的影响确实太大,应该及早规范管理。
发布时间:2020-11-02
评论(0)

在政府没有提供大规模救济的情况下,依然挺过了几个月的经济停摆期,并在限制措施解除后,经济迅速反弹。   但是近年来,中国年轻人的储蓄率大幅度下降,消费水平日益接近其收入水平,甚至出现了的情况

热评:

发布时间:2020-10-31
评论(4)

何认识金融科技的特殊风险问题 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金融是有特殊风险的,需要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一是部分BigTech公司金融价值观扭曲,诱导过度。尽管近年来BigTech公司对我国普惠

热评:

资本市场螺丝钉(广东省广州市)858天23小时2分56秒前
蚂蚁这么大的金融企业,这么多年没纳入监管,出了风险又是国家兜底…
财新网友周西蒙(上海市)859天6小时26分39秒前
有点不同的声音不是很好吗!
财新网友0E2XPq(北京市)859天6小时49分47秒前
针对某BigTech公司近期言论,做出了有理有据的反击
发布时间:2020-07-31
评论(0)

押贷款支付的消费者中,有一半一直在支付账单。这得益于政府提供的每人1200美元支票等收入支撑,但也反映出在高度不确定的经济前景和现金流收入预期下,许多消费者不愿。 当政府提供的收入支撑减少时

热评:

发布时间:2020-07-17
评论(0)

了消费者的信心,人们对于提前更为谨慎,也倾向于购买省钱的折扣商品。       变化五 餐饮习惯   新冠疫情之下人们不但在家自己烹饪,酒也喝得更少,根据全球酒精饮料趋势分析机构IWSR数据显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