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两张资产负债表,以及两张表的相互作用,简略地描述流动性泛滥-泡沫生成-泡沫破裂-经济衰退-资产负债表重整-走出危机的完整周期。 一般认为,日本“经济奇迹”的终结始于1985年的“广场协议”。在美国
机可比性不强 1985~1991年,日本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泡沫式快速增长,这一时期流动性过剩是驱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主要因素。1985年9月,日本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英国共同签署“广场协议”,日元短期
热评:
。 国际经验表明,实现平稳去杠杆的关键在于及时营造宽松的宏观环境,特别是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宽松,使得实际利率(r)显著低于实际GDP增长率(g)。以日本为例,20世纪80年代末,为抵消《广场协议》后的
重要的原因就是汇率早先该升值的时候日本不愿意升值。等到广场协议时,日本被美国压着不得不升值。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对内需缺乏信心,采用过度降息的处理方式。结果升值导致对外大举投资,降息导致资产泡沫。 6
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受到掣肘;与此同时,日元贬值很可能会招致美国的反对,因此日本也难以通过大规模汇率贬值来实现国内矛盾的“出清”。 1980年代——从广场到卢浮宫:美国迫使日元升值 广场协议助推日元升值
,1956年以174.6万载重吨完工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自此,全球造船中心由西欧转移至东亚,日本雄踞“第一”位置超过40年。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汇率走高,钢板、人力成本上升,日本造船
都是干散货船。 日本造船业兴起在“二战”后,1956年以174.6万载重吨完工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自此,全球造船中心由西欧转移至东亚,日本雄踞“第一”位置超过40年。1985年“广场协议
。可以认为,汇率缺乏弹性助推了日本资产负债表的衰退。为何当时日元未能迅速贬值?其一,美国经济在1987年股灾后陷入衰退,进入降息周期,对日元贬值形成抑制作用;其二,在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不能轻易贬
为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国。自此,日本造船业雄踞全球第一造船大国超过40年。 1985年广场协议后,因汇率波动、钢板成本高、人力成本上升,日本造船业成本大增。1990年代中期,日本造船成本比韩国高约1/4
图片
视频
【舒立时间】吴敬琏:“钱荒”预警
【财新峰会问答精选(7)】中美经济的核心问题有何不同?
【财新峰会】黄益平:全球经济新趋势(二)
机可比性不强 1985~1991年,日本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泡沫式快速增长,这一时期流动性过剩是驱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主要因素。1985年9月,日本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英国共同签署“广场协议”,日元短期
热评:
。 国际经验表明,实现平稳去杠杆的关键在于及时营造宽松的宏观环境,特别是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宽松,使得实际利率(r)显著低于实际GDP增长率(g)。以日本为例,20世纪80年代末,为抵消《广场协议》后的
热评:
重要的原因就是汇率早先该升值的时候日本不愿意升值。等到广场协议时,日本被美国压着不得不升值。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对内需缺乏信心,采用过度降息的处理方式。结果升值导致对外大举投资,降息导致资产泡沫。 6
热评:
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受到掣肘;与此同时,日元贬值很可能会招致美国的反对,因此日本也难以通过大规模汇率贬值来实现国内矛盾的“出清”。 1980年代——从广场到卢浮宫:美国迫使日元升值 广场协议助推日元升值
热评:
,1956年以174.6万载重吨完工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自此,全球造船中心由西欧转移至东亚,日本雄踞“第一”位置超过40年。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汇率走高,钢板、人力成本上升,日本造船
热评:
都是干散货船。 日本造船业兴起在“二战”后,1956年以174.6万载重吨完工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自此,全球造船中心由西欧转移至东亚,日本雄踞“第一”位置超过40年。1985年“广场协议
热评:
。可以认为,汇率缺乏弹性助推了日本资产负债表的衰退。为何当时日元未能迅速贬值?其一,美国经济在1987年股灾后陷入衰退,进入降息周期,对日元贬值形成抑制作用;其二,在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不能轻易贬
热评:
为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国。自此,日本造船业雄踞全球第一造船大国超过40年。 1985年广场协议后,因汇率波动、钢板成本高、人力成本上升,日本造船业成本大增。1990年代中期,日本造船成本比韩国高约1/4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