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光伏制造企业

光伏制造企业

【周末特供】两倍全球总需求 中国光伏过剩产能即将大逃杀?

于多晶硅路线的碲化镉太阳能电池板;另外2900万美元用于光伏研发,以及促进钙钛矿等光伏电池制造项目。 碲化镉太阳能电池是薄膜电池技术路径之一,区别于主流的晶硅电池技术。美国本土龙头

发布时间:2023-09-01
评论(3)

【财新网】陆续发布半年报。受市场需求旺盛、产业链价格下行等影响,隆基绿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龙头企业上半年业绩增加显著。 今年以来,各大企业均持续推进扩产,但同时面临行业竞争

热评:

财新网友QgDwLg(四川)44天2小时50分45秒前
过剩是常态,且要做好过冬的准备 有时候人会有口误,正常嘛
CF666(上海)44天20小时39分33秒前
明知道应该坚持分工,不要一体化,十几年前的教训历历在目。但是最后还是要一体化,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历史悲剧不会在自己身上重演。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从不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财新网友tmiXa7(北京)40分35秒前
“过剩虽是常态,但要做好过冬准备”,这是什么逻辑,为何用但书?
发布时间:2023-09-01
评论(28)

First Solar是全球最大薄膜组件生产商,2022年组件出货量在约9.1GW,排名全球第八。有IRA补贴助力,First Solar接连宣布在美扩产计划,规划本土产能从2021年底

热评:

土豆Xyu(浙江)39天23小时46分17秒前
短期业绩喜人,中期挑战增多,长期前景广阔
maxstone(湖南)40天3小时47分46秒前
真要是突破,那就是随你定价了,哪还有白菜价。
大钉子(江苏)41天12小时43分31秒前
这种发展势头,很符合中国企业喜欢内卷的调性
发布时间:2023-05-17
评论(1)

伏产品的高利润市场。目前,美国组件价格比国际市场每瓦高出约10美分左右,溢价约二至六成。一方面是本土激励性措施,另一方面是贸易壁垒限制,多重因素吸引赴美。(详见《财新周刊》报道《财新周刊

热评:

马源泽(广东)152天4小时11分25秒前
全球化在退步
发布时间:2023-04-15
评论(0)

勇指出,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良率等,是对新入局者的考验。他仍认为,短期内,海外与中国企业正面竞争难有优势。■ 本文选自即将于4月17日出版的《财新周刊》,原标题《全球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4-15
评论(1)

中国光伏企业形成替代。 “但设备之外,更多新进入的海外生产商需要自身不断摸索工艺。”滕勇指出,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良率等,是对新入局者的考验。他仍认为,短期内,海外

热评:

蓝天白云0905(安徽)179天20小时6分48秒前
太阳能是人类终极能源。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发布时间:2023-01-07
评论(4)

、6.5吉瓦、7吉瓦和4吉瓦。 “中国在东南亚进行一体化布局是一个新趋势。”吕锦标表示,在东南亚建厂,既能规避大部分贸易风险,又因为靠近中国拥有成本优势,更容易获得价格低的生产设备和配套产业

热评:

Eric8638(上海)215天16小时2分40秒前
这就是我为啥花钱看财新的原因,透彻明了
财新网友0YMAGp(江苏)276天18小时26分32秒前
行业波动
梦幻青春(湖北)276天18小时28分9秒前
这就是给晶澳做广告,还要银行贷快,为啥不直接铺货给经销商
发布时间:2023-01-07
评论(2)

、组件分别约 21.6吉瓦、27.7吉瓦、30吉瓦。隆基、天合、晶科、晶澳在东南亚自建的硅片产能将分别扩至4.1吉瓦、6.5吉瓦、7吉瓦和4吉瓦。 “中国在东南亚进行一体化布局是一个新趋势

热评:

菲洛嘉(上海)282天20小时25分40秒前
剧烈调整
赵志奇(上海)282天22小时2分18秒前
周期性
发布时间:2022-12-02
评论(2)

去年全年,增速都超过了40%,且去年全年产量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国内面临着扩产火热、彼此竞争加剧的局面。王勃华也指出,从2021年初到今年11月,中国光伏规划扩产共计项目480个。虽项目

热评:

镇江望长江(江苏)319天2小时27分27秒前
竞争加剧
井天的月(山东)319天2小时49分29秒前
太阳能发电还是趋势。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