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过度借贷

过度借贷

【周刊提前读】消费贷大打价格战 “内卷”背后藏隐忧

,尤其是房地产市场。” 2015年至2017年,中国个人消费贷市场爆发式增长,年均增速持续在20%以上,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大举入场,但很快出现贷款人资质下降、、共债等乱象,导

发布时间:2023-09-16
评论(20)

现贷款人资质下降、、共债等乱象,导致金融风险累积,居民杠杆率快速攀升(参见本刊2018年第41期封面报道《全民欠钱时代》)。2018年后,随着监管部门加强对消费贷资金流向和共债风险的监管,消费

热评:

ZZQ6667(中国)24天6小时47分7秒前
大鱼捞完了,把网眼变小。说直白一点,长尾客户就是穷人,老话讲:要想发穷人头上刮,所以这也不是什么新玩法。经济下行大家要减少消费,省钱才是正道。
财新网友CpaTDG(浙江)25天6小时59分9秒前
原来提前还房贷用的是这个钱啊……
财新网友3rxEIa(广东)25天19小时37分33秒前
消费贷的逻辑是不用还本金,只要每个月还利息就行了。能借出来银行大额信用贷的通常自身有稳定的单位和收入,这样的优质客户银行抢都来不及,哪里会抽贷呢。
发布时间:2023-07-06
评论(0)

业竞争力提升和一体推进公平竞争、监管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全力打造平台经济现代化治理先行省。(证券时报) 互联网助贷业务存在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助贷业务发展研究报告》梳理了互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05
评论(1)

7000名高才已到港 港府官员表示,因各种原因未纳入百强大学的内地高校,以及国际上一些主力提供专门课程的院校均有可能纳入名单之中。 互联网助贷业务存在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助贷业

热评:

财新网友gGn9ey(北京)67天14小时48分30秒前
39.9℃
发布时间:2023-07-05
评论(6)

【财新网】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向相关会员单位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助贷业务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财新获得的报告全文显示,《报告》梳理了互联网助贷业务发展中存在的、网络营销宣传不规范

热评:

倪险守时(广东)100天18小时7分2秒前
已经毁掉我表妹了,20几岁刚毕业就借了20几万,工作不久就失业,现在抑郁在家里,钱也只能家人代还。
小鳄(湖北)101天13小时26分21秒前
这都多少年了如此了——互联网的尽头是高利贷
财新网友OTubNe(阿联酋)101天16小时44分53秒前
几乎所有常用app从网购到打车几乎都有借贷入口,债务压力早晚要形成广泛的社会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06
评论(7)

。 “非法代理维权”陷阱 过去几年,消费信贷爆炸式增长,在业务正常增长的同时,不乏少数机构为冲规模过于下沉客户,导致客户,甚至存在砍头息等“霸王条款”,因此随着近两年多种因素叠加,消费贷逾期增

热评:

财新网友0YMAGp(江苏)282天14小时2分0秒前
利益链
PerryComo(湖北)282天17小时24分26秒前
监管部门你们不解决,还不让别人想办法解决。
什么情况啊(吉林)282天17小时52分24秒前
一不满高兴就违法
发布时间:2022-09-28
评论(0)

知》称,要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避免;引导消费者有投诉事项首先向机构首诉,机构未予解决的再向监管部门投诉,提高投诉处理效率;要加大力度揭示非法代理黑产骗局,提醒消费者拒绝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9-05
评论(1)

,模糊行业边界,加快金融脱媒,增加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催生更多“影子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尤其是大科技公司,可能会利用自身数据和技术能力,通过监管套利、交叉补贴,让无法掌握全面信息的消费者,同

热评:

丰盈GO(北京)360天10小时33分17秒前
这篇文章导致我欲订阅《比较》,但转念一想,接着看了下目录,能稍微看懂的好文章好像很少。买来放在一边满足人性欲望好像有点对不起它。但是,从此《比较》走入了我的生活,要努力看懂其中的大部分文章。下一个订阅契机又在哪?期待~
发布时间:2022-07-05
评论(0)

高杠杆率似乎加剧了死亡漩涡。在早期流动性过剩的鼓励下,许多公司,因为资金成本非常低)。)例如,MBS的市场价格“大幅下跌,远低于支持这些证券的抵押资产的内在价值”。(*147.同上,第552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