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营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平稳转轨的方式和步骤——中国经济改革的三阶段论》《中国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改革》《内生产权所有制理论与经济体制的平稳转型》。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我给出了一个在转型过程中“非
市场化改革方向的极度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际上,早在1994年笔者就在《经济研究》上发表论文《中国国营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平稳转轨的方式和步骤——中国经济改革的三阶段论》(具有严谨理论模型的英文文章
热评:
们回到为什么会改革,以及改革会带来什么这样的本源性问题,历史是最好的诠释者:改革目的是为了生存。 以1978年农村金融改革和1984年城市国营企业改革为例,如果没有农村居民无法温饱、城市国营企业亏损严
需要经过的三个阶段: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阶段②。如何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进而向创新驱动转型是当前转型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本文关注的问题。(①田国强:“中国国营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平稳转轨的方
上的概念,这些国营企业实际上没有一点与“企业”两字沾边。正因为如此,国营企业改革的第一次尝试,便是提高企业自主权,让它们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 支离破碎的产业结构,是国营企业的第二个制约因素。由于毛
新成立的母公司中所持股份的比例。尽管最初政府明令禁止股权转让,但从很多其他方面来看,这与现代化的股份制企业非常相似。后来,股份制公司取代合同责任制,成为国营企业改革的另外一种选择而被广泛采用,推进了工
》,未发稿。 7.田国强,1994年:《中国国营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平稳转轨的方式和步骤---中国经济改革的三阶段论》,《经济研究》第11期。 8.田国强,2007:《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
八大提出国营企业改革的问题以后,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沿着“放权让利,调动企业积极性”的路线进行。一直到80年代初期北京大学讲授“西方经济学”的厉以宁教授和两位受过现代经济学训练的青年经济学家吴稼祥、金立佐
为了加入WTO而牺牲我国的根本利益,也不应死死把住国门拒绝作任何让步。 实事求是地分析这个问题,我觉得症结可能在于正确处理开放和改革之间的关系。早在80年代中期,就出现了国内改革、特别是国营企业改革滞
图片
视频
市场化改革方向的极度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际上,早在1994年笔者就在《经济研究》上发表论文《中国国营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平稳转轨的方式和步骤——中国经济改革的三阶段论》(具有严谨理论模型的英文文章
热评:
们回到为什么会改革,以及改革会带来什么这样的本源性问题,历史是最好的诠释者:改革目的是为了生存。 以1978年农村金融改革和1984年城市国营企业改革为例,如果没有农村居民无法温饱、城市国营企业亏损严
热评:
需要经过的三个阶段: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阶段②。如何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进而向创新驱动转型是当前转型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本文关注的问题。(①田国强:“中国国营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平稳转轨的方
热评:
上的概念,这些国营企业实际上没有一点与“企业”两字沾边。正因为如此,国营企业改革的第一次尝试,便是提高企业自主权,让它们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 支离破碎的产业结构,是国营企业的第二个制约因素。由于毛
热评:
新成立的母公司中所持股份的比例。尽管最初政府明令禁止股权转让,但从很多其他方面来看,这与现代化的股份制企业非常相似。后来,股份制公司取代合同责任制,成为国营企业改革的另外一种选择而被广泛采用,推进了工
热评:
》,未发稿。 7.田国强,1994年:《中国国营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平稳转轨的方式和步骤---中国经济改革的三阶段论》,《经济研究》第11期。 8.田国强,2007:《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
热评:
八大提出国营企业改革的问题以后,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沿着“放权让利,调动企业积极性”的路线进行。一直到80年代初期北京大学讲授“西方经济学”的厉以宁教授和两位受过现代经济学训练的青年经济学家吴稼祥、金立佐
热评:
为了加入WTO而牺牲我国的根本利益,也不应死死把住国门拒绝作任何让步。 实事求是地分析这个问题,我觉得症结可能在于正确处理开放和改革之间的关系。早在80年代中期,就出现了国内改革、特别是国营企业改革滞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