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宏观税负

宏观税负

警惕陷入“减税降费陷阱”

仅未能活跃资本市场,而且导致中国每年财政将减收近2000亿元。 五是持续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导致下行,是近年来债务快速攀升的重要原因。持续减税降费导致

发布时间:2023-09-28
评论(42)

隐性债务膨胀的速度。 财政纪律总是被打破,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政府职能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的停滞,相关的讨论已经不少。不过,在不变的情况下,财税体制改革从总量而言本身并不增加财力,它改变的主要是中央

热评:

财新网友CYJkjW(江苏)56分2秒前
很恰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文柯(江苏)14天13小时31分3秒前
那些决策不当而形成的资产,一般怎么处理,想不太明白,账可以用各种办法核销啥的……
财新网友fkodvN8RA(四川)15天23小时20分35秒前
说真话的媒体人,继续关注你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3-09-23
评论(0)

回来了:权力只对其来源负责,来源在哪里,哪里就有充分的保障。 《基本民生仍须保》 财新网友:近年压缩教育经费的趋势明显。中国作为一个很高的国家,公共教育开支的不断下滑,让人不解。对各类基建项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22
评论(1)

,后者意味着地方承担了较多了职能,“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问题愈演愈烈。伴随大规模减税降费和下行,债务更是攀升。 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预算之外,直接或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

热评:

2827609(四川)40天18小时13分52秒前
很好的文章。那最后地方债的风险大吗,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吗
发布时间:2023-08-12
评论(33)

GDP中的占比,通常有三种口径的:一是小口径的税收收入与GDP之比;二是中口径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GDP之比;三是大口径的政府各类收入汇总与GDP之比。学界对小口径和中口径并无争议,随着近年来持

热评:

财新网友zDlbU0(四川)17天3小时43分14秒前
这个其实就是户籍改革就行
今日方知我是我(广东)17天17小时56分15秒前
好的高校都在发达地区,是不是不拿中央拨款补助的就专注招本省本地学生呢?生落后地区的考生就该没有好学校或者没有书读吗? 最好的办法全国一张卷,按分数高低取学生就行,唯一的一小部分名额2%-3%给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劳模烈士子女…以护卫社会与发展公平
财新网友Qq89EE(广东)59天16小时48分54秒前
最好的做法是啥呢,全国一张卷,但是招生计划按照资金来源决定。比如部属高校拿中央拨款,那么全国统招。省属高校,那么就优先照顾本行政区考生,降分录取。如果省属高校拿了中央资助,那么就按照中央出资比例拿出对应的人数全国统招;部属高校拿了地方补助也同理。但是这种妥协都很难做到
发布时间:2023-08-07
评论(20)

40%几的,增值税税率都在22%,甚至更高。再有一块,它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都太高,我们国家像它们那么高的话,不太容易接受,而且也没有北欧那样全面征税的基础,就很可能最后把税收都加在中产的

热评:

财新网友Imn4e8(江苏)68天22小时45分30秒前
什么叫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公平的?摆事实讲道理。
财新网友Fx0CIp(浙江)69天16小时19分0秒前
没有博弈,永远别指望有公平。
财新网友HRzVgt(浙江)69天17小时11分19秒前
重点要加强政府的信用,加强公务人员的信用
发布时间:2023-08-07
评论(0)

逐渐恶化。 一是经济持续下行加之大规模减税降费,持续下行,财政汲取能力下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总体上持续下行,期间虽因逆周期调节有所波动,但不改整体下行趋势。疫情暴发以来的三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25
评论(0)

台前评估和实施效果问责机制,避免各领域风险蔓延至财政,避免风险财政化透支财政空间。第四,深化社保制度改革,避免社保长期过度依赖一般公共预算补贴。第五,尽快稳定,减税降费要从数量规模型转向效率效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07
评论(0)

入高歌猛进的时代结束,债务到期高峰陆续到来,总体上过快下行、财政收支矛盾加剧。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经济将在低基数上持续恢复,但是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和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下行导致外需对经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